文\本报记者 唐婧 图\本报记者 陈艳
回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徐州摘星揽月,成果丰硕。
我们栉风沐雨,走出了培大引强的工业新道路;我们砥砺前行,形成了转型升级的产业新质态;我们筚路蓝缕,构架了智能发展的制造新格局。
一项项成果,一个个数据,见证着一个城市向上攀登的决心,成为“徐州工业这十年”最生动的注脚。
十年来,徐州市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工业经济在调整中发展、在转型中提升,呈现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
江苏华恒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这十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十年来,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1645.08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783.94亿元。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龙头企业是奠定一个城市工业底色的重要因素。
徐州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深入实施培大育强、挂大靠强、招大引强、扶大助强“四大四强”战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713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650家。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达到5574亿元;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迈上7000亿元台阶,达到7049亿元。
其中,徐工集团连续33年位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并于2021年首次跻身全球前三。仅2021年,徐工集团就突破了78项关键核心技术,新增发明专利111件、授权专利861件、国际专利19件,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及行业标准16项。
除了加大本土企业的培育,徐州还紧盯招商引资“1号工程”,依照精准绘制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招商地图”。银科5G智能终端生产基地项目、金发循环高分子材料项目、温德水性超纤项目……这些项目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这十年,中小企业也展现了不俗的表现。
在徐州,有超过六成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属于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超七成深耕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居全省细分市场首位,近九成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构成了专精特新专属的“6789”密码。
全市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3家。他们有的在光刻胶领域取得行业领先,有的凭借大型风电叶片山地运输车成为国内仅有的两家“大风车”运输专用生产车辆生产商之一,有的生产的产品七年居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以创新为不竭动力,勇攀行业高峰。
这十年,产业层次不断升级
这十年,徐州市实现了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的转变,走出了一条产业优化、绿色转型之路。
厂房爆破、矿井封堵,徐州告别了落后产能,积极推动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化工五大传统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转型有力。全市18家钢铁企业整合形成3家企业,11家独立焦化厂整合为3家综合焦化企业,62家水泥企业压减至15家,燃煤电厂减少至15家、减少燃煤装机容量75.9万千瓦,化工企业降至70家。
作为国家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扶持城市,徐州创新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修复+”治理方式,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蝶变,徐州已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生态样本。
新产业、新发展模式让徐州破茧成蝶展新姿。
十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至2012年的33.8%增加至2021年的47.1%。
徐州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提出打造“6+4”先进制造业体系,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制造、集成电路与ICT、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六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3193.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7.3%。尤其是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了卡特彼勒和徐工集团以及1800余家工程机械上下游企业,2021年产值达到1618亿元,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企业创新成效显著。激荡的创新大潮,助力徐州跑出跨越发展“加速度”。
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产业链提供创新支撑。全市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6家,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30家(其中国家级1家)。引导企业瞄准工业发展“卡脖子”环节,全力推动技术突破,累计获批省首台(套)重大装备44个。
徐州升华电梯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
这十年,发展方式更加智能
当智能化、数字化与制造业相撞,将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
徐州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于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浪潮中,开拓前行。
工人们汗流浃背、埋头苦干的场景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手和智能机器人的盛行。员工坐在电脑旁,只需敲打键盘,就能操作所有工作流程。
过去十年,徐州“智改数转”扎实有效。徐州深入推进“智改数转”企业建库培育,为全市1608家企业精准实施免费诊断咨询服务。目前全市开展数字化转型制造业企业超1000家,已完成转型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良品率提升45%以上。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5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8家、智能车间70家。
在江苏润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内,智能机械切割手臂一字排开,将各式原材料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切割。
2022年,公司新购置数控立式加工中心、焊接机器人、数控车床、数控弯管机等设备200余台(套)。“设备全面投运后,企业可年产汽车铝合金油箱8万个,排气管200万个,精密加工件400万个、车加工结构件6万个。”公司管理部部长马玉杰介绍,“引入新设备后,产品质量可以达到99%的合格率,人工成本降低了30%,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
过去十年,徐州网络化应用提质扩面。全市5G基站达到8972个,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汉云工业互联网跻身全国十大双跨平台前三,接入设备数量超过100万台;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突破60亿元、入驻企业超5000家。
这十年,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的基础上,发挥其专业优势,成立了节水服务子公司,为客户提供灌溉设备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通过智慧灌溉综合服务,让客户灌溉效率较之前提升3至8倍,节约50%以上人工成本。
徐州卧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围绕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的制造技术、应用技术、施工技术等,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施工服务。通过不断完善和拓展服务制造体系,其服务收入连年增长达到30%以上。
这些企业逐步完成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总承包服务商的拓展提升。2021年,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65.1,位居全省前四;新增“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8家,总数达17家;省级星级上云企业总数达到828家。
历史川流不息,时代考卷常新。迈向高质量发展,徐州工业接下来怎么干?
“十四五”期间,徐州市将锚定“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目标定位,瞄准数字经济“新赛道”,全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到2025年,实现GDP过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万亿元、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达到1.2万亿元三个1万亿元的奋斗目标。
丰厚的文化积淀赋予了徐州的敢拼敢闯锐气,深厚的工业基础赋予了徐州转型升级的底气,浓厚的干事氛围赋予了徐州大胆求新的勇气。
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徐州将不断求索。
徐州市将持续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务实落实、真抓实干,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建设“制造强省”“网络强省”贡献徐州力量。
- 热点
- 2022-07-31 19:57:18
- 热点
- 2022-07-31 19:56:30
- 热点
- 2022-07-31 19:54:40
- 热点
- 2022-07-31 19: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