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发现最美 你评我论】“华龙”展雄姿,“双碳”添羽翼

雷钟哲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近日,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国家原子能机构新闻宣传办公室、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主办,中国网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承办的“发现最美 你评我论”—“走进华龙一号”网评品牌活动,走进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带领网民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的硬核力量。

3月25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迈入世界第一方阵,有力支撑了中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

最近,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批量化工程喜讯频传:福建漳州核电2号机组首台蒸汽发生器吊装成功、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非能动堆腔注水箱模块二吊装成功。两台“华龙一号”在建机组相关设备的成功吊装,为“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示范实践和技术支撑。

目前,支撑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三大主力能源,或者说电能生产的三大支柱,分别是火电、水电与核电。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必须在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上迈出大步。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双碳”目标,是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内在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40年前,中国核电处于起步阶段,大到压力容器,小到一根电缆、一颗螺丝钉都需要进口。40年来,中国核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特别是“华龙一号”的面世,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与知识产权限制,实现了核电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核能是清洁、低碳、可靠、高效能源,在保障能源安全和社会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仅福清核电站年发电量已达500亿度,相当于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的二分之一,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000万吨、二氧化硫13万吨,还相当于植树造林3.5亿棵。福清核电基地正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并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积极力量。

“华龙一号”这一大国重器、硬核力量,是中国在核电领域打造的最闪亮名片,交出的最耀眼“成绩单”,也是中国为践行“巴黎协定”、兑现“双碳”承诺彰显的中国担当、作出的中国贡献。

中国担当、中国贡献,还体现在中国核电技术走出国门、福荫人类上。在海外,“华龙一号”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k2机组已于2021年5月21日投入商业运行,今年k3机组也投入商业运行。两台机组投运后,可以支撑巴基斯坦近1/3的电力缺口,为巴基斯坦2030年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达到60%的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与世界共享核电发展成果。2月1日,阿根廷核电公司与中核集团正式签署阿根廷阿图查三号核电站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此外,中国已经与多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未来除了在国内批量化建设,还会在更多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让当地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让核电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更是引起日本民众与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中国“华龙一号”核电工程的四道安全屏障,可满足国际最高要求,具有抵御商用大飞机撞击、抗九级地震的能力。今天,“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已经在国界之外发挥作用,为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助力。中国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核能技术,正以实际行动,为携手打造核能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责任编辑:乐水 安然 宇馨)

   (编辑  苏湘洋)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