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让文化遗产滋养时代心灵

李群

news-icon-20211106193254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从婉丽妩媚的昆曲,到高亢嘹亮的唢呐;从巧夺天工的刺绣,到神奇效用的中药;从雄壮巍峨的长城,到庄严神秘的故宫、宏伟的大运河……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历史记忆,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因此,守护好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的根与魂。

保护文化遗产不应只局限于文物本体,还应致力于挖掘其文化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应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比如,江苏开启“水韵江苏·非遗购物节”;杭州启动“遇见大美运河 共享精彩非遗”主题活动,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从博物馆“走出来”,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蕴藏在人们的看见、了解与热爱中。

历史文物并不只是历史的沉淀、岁月的陈酿,它们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而是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与人们的生活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文化遗产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不是华丽空洞的“招牌”,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文化遗产不应该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而应成为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里的有生命物品,这正是需要我们持续用力的地方。深受网友追捧的故宫文创产品,成为流行文化大潮里一股清丽典雅的源头活水,它们打动人心的秘诀,就在于他们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赋予了我们的生活以历史的景深。

科技的力量日新月异,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经过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既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我们传承历史文脉的鲜活见证。文物与文化遗产“进驻”到数字化世界里,才能赢得青年人,让历史延伸到更远的未来。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一栋栋古宅古建、一项项民俗技艺,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村落丰富的文化遗产,向世界讲述了中国农耕文明的浓浓乡愁,彰显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运用数字技术的力量,能以“今”入“古”,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穿屏而出,联通历史与当下,真正实现了“时代共进,人民共享”。

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每一个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守护好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的根与魂。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让深藏于乡野阡陌、都市街巷的文化遗产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让浸润着匠人匠心的古老技艺、民俗艺术焕发新的光彩,让文化遗产滋养时代心灵。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