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助企纾困,当有“一次做好”的精神

一段时间以来,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纷纷出台。国家有“稳经济33条”、江苏省在此前发布“苏政40条”的基础上,印发《关于有效应对疫情新变化新冲击进一步助企纾困的政策措施》,再次出台22条扶持政策……体现的一点,就是给企业“减负”,给经济“蓄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在关键时刻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提出的明确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需要坚定不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坚定地与企业携手同行。

比发展就是比服务,比服务离不开比政策。目前,各地竞相推出政策,并且明确提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目标。但是客观讲,由于各地条件不同,能够拿出的“政策工具包”不同,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企业诉求不一,也很难做到一个政策解决所有问题。尤为重要的是,即便尽力而为,拿出了富有竞争力的政策,就一定能转变成竞争力、转化为生产力吗?

企业需要的,合情合理的,都是政府要做的。从大的方面讲,有能做的事,也有不能做的事。所谓能做的事,就是既有实力,也有能力,有的时候固然存在一定困难,但咬一咬牙、勒紧腰带,还是可以做的;所谓不能做的,就是一时条件不具备,能力达不到,有的完全超出了承受范围。夯实政策比较优势,需要尽力扩大能做的,减少不能做的。

但就能做而言,是不是就一定能做好?现实中不排除这么一种情况,决策者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度的大局观和时代观,提出了明确目标,推出了有力举措,但到了执行环节,落实得不尽如人意。有的遇到了“肠梗阻”,有的碰到了“玻璃门”,有的出现了“高门槛”,这都是典型的好事不能做好。

还值得思考,是不是就能一次做好?很多时候,事情去做了,最终做成了,但做的过程疙疙瘩瘩,一路跌跌撞撞,明明可以一次做好,非要拖很长时间,来几次反复。就拿材料这样的“小事”来说,有人一次完成,质量很高;有人先拖个三五天,拖不下去才动手,接着标题错了,然后引用错了,就连标点符号都要改好几次。总之,就是不能一次做好。在政策执行中,也总是有人“慢半拍”,有的还生出“幺蛾子”。有些事情虽然最终做成了,但错过了时点,影响了满意度,侵蚀了获得感。

很多时候,人和人之间、单位和单位之间、工作与工作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能做的能不能做好,尤其是能不能一次做好。譬如学生考试,能力之外的题,大家都难;能力之内的题,能不能得分,直接决定名次。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来说,有的单位深入学习了、外出考察了、明确表态了、推出举措了,但就是做不到位。有的浮于表面,有的没有下文,有的过程艰难,有的理由讲了一大堆就是不讲自己的问题。很多事情,明明符合政策,立即可行,就是消极应付,就是不紧不慢,慢慢走流程,层层忙请示,“等到黄花菜都凉了”。从根本上讲,这也是一种作风问题。

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好,能不能一次做好,导致的结果截然不同。助企纾困,当有“一次做好”的精神。一项项政策,都是统筹考虑、科学决策的结果,不仅应做,而且能做,把能做的事情一次做好,才能切实发挥出政策效应,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毛建国)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