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续写春天的故事|青岛发力城市保护建设最后一公里

  经济日报原标题:青岛启动三年攻坚行动——发力城市保护建设最后一公里

  道路因种种原因迟迟难贯通,形成大堵点;老城区房屋、产业、人口、设施均老化,活力在流逝;土地开发逼近“天花板”,却有不少闲置低效用地“沉睡”多年……

  面对城市发展的难点,山东省青岛市今年年初启动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瞄准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旧城旧村改造建设、市政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停车设施建设、公园城市建设8个方面。仅列入今年计划的就有974个项目,总投资1459亿元。

  直面“硬骨头”

  “城市更新就是一个字——‘难’,好干的过去都干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没有攻坚克难的决心,便破不了这些‘难’。”青岛城市更新总指挥部综合督导部部长陈志刚感叹道。

  融资难是许多项目要面对的难题,对公园城市建设来说更是“难上难”。“公园城市建设确定了60个山头公园项目,这类突出公益性的项目,难以吸引社会资金。”青岛公园城市建设指挥部建设部部长殷保家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60个山头公园得投入41.8亿元,单靠财政资金不行,他们创新方法,把山头公园的游乐型项目、停车场、服务性设施向社会资本开放,开放的18个山头公园融资25.8亿元,大大缓解了财政压力,资金难题迎刃而解。

  对于历史城区更新改造来说,项目审批是最大难题。“历史城区因房屋建成时间太长,缺少很多资料,特别是更新有大量维护、整建、拆除等工作,事关多个环节。我们邀请青岛市行政审批局,设立了‘暖南’项目管理师机制。”市南区“暖南”服务团队队长李鸿鹏说,市南区行政审批局组建了10人的项目管理师团队,专门负责为项目补办资料、协调审批,“通过这种机制创新,不但解决了审批难问题,审批时长也缩短了三分之二”。

  重塑新业态是历史城区更新的重中之重,更是难点众多。“历史城区活力不再,原因是多方面的,配套不足、停车难、周边环境差等都是重要因素,所以必须都要解决。”市北区历史城区项目招商负责人石筠以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的更新为例向记者介绍,他们通过协同区改造强化了公共配套、改善了周边环境,通过建设停车场增加244个车位,“我们还前置招商,根据商户的业态需求设计房屋修缮方案,赢得了商户的信赖,目前已引入重点项目近30个,涵盖文化体验、餐饮美食、休闲娱乐等六大新业态”。

  智慧+创新

  对于不少多年未能解决的“难”来说,不下大决心更是难以破解,即墨区营流路就是其中之一。

  “营流路是横贯即墨城区南北的三条主干道之一,根据2002年规划,随着古城、顺河片区的改造,逐步修建完成,仅剩中间1.17公里的路段不通。市民出行受到很大影响,投诉很多,就是没有办法打通。”即墨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志俊对记者说,难点主要是融资难、拆迁难,“这个堵点里,有1400多户住宅,200多家商户,10余家企业,工商企业与居民混杂。要打开这个通道,除了要啃下拆迁这个‘硬骨头’,还需投45亿元,除去道路和回迁安置用地,区域内基本无土地平衡,要亏空30亿元,不下大决心,这个‘难’破不了”。

  借助城市更新的大势,即墨区下大决心,用政府专项债和开发银行低息贷款,解决了融资难问题;用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做群众工作,解决了拆迁难问题。“仅用2个月时间,完成了第一期155亩地范围内房屋补偿方案的征求意见工作,6月初将签订征迁协议和腾房拆除工作,6月底道路建设开始施工。”王志俊告诉记者,攻坚克难既要有担当,还要有勇气,更要有智慧和创新。

  青岛跨海大桥连接线本来规划连接到青银高速,也是因为拆迁难问题,1.7公里的路段,10年没有连接上。负责这一路段拆迁的崂山区,在这次三年攻坚行动中,下了很大决心,要坚决打通这一“断点”。“这片拆迁区有3个村庄,多家企业,上百个经营业户,拆迁面积20多万平方米。”崂山区中韩街道办事处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蓝萍告诉记者,崂山区成立了区街工作专班,区领导挂帅,挂图作战,强力推进,“我们一户一户地不厌其烦做工作,最多的一户去了不下8次,经过5个多月不懈努力,终于做通了工作。整个片区将于5月底拆完,大桥连接线将同时开工”。

  据悉,瞄准城市路网堵点、卡点和痛点,青岛梳理出近百条多年未贯通道路,全面提速贯通工程,第一季度已开工建设36条。

  瞄准突破口

  低效片区开发建设,可以破解一边土地紧张一边低效用地“沉睡”的矛盾。但这项工作难度更大,也更复杂。

  “青岛北站周边区域是市里确定的低效片区之一,融资、拆迁、产业导入、规划落实,哪一项工作都让人头痛。”李沧区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贾春梅说,此片区是老国棉厂区域,有近7000户居民,10多家工厂,面积1.9平方公里,“企业倒闭的倒闭,搬迁的搬迁,闲置了10多年没开发”。

  随着邻近的沧口机场搬迁时间确定,规划终于可以落实了。“这个最大的制约因素破题后,产业导入的问题就是主要矛盾了。这个矛盾解决了,融资难、拆迁难也就能迎刃而解。”贾春梅兴奋地告诉记者,李沧区专门成立了城市更新招商促进中心,由区主要领导领衔大招商、招大商,“招促中心运行1个月,已洽谈300多家企业,已签约30多个项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区域已拆迁完毕,青岛北客站东广场已开工建设。“北客站片区定位为‘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将打造企业总部办公中心、国际会议商务中心、复合业态商业中心、轨道交通产业中心、都市青年居住中心、青岛地标文化中心‘六大中心’,预计将聚集约2000家企业,提供约7万个就业岗位,为3万人提供高品质居住空间。”李沧区政府副区长张忠乾说。

  而对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老工业区这个低效片区,既要“腾笼换鸟”,还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这里是全国闻名的纺织机械制造业重镇,是全国最大的无梭织机、喷水织机生产基地。传统的小厂房、小作坊林立是低效的主因。”王台街道党工委书记朱长江说。

  去年10月份,由京东方投资建设的全球最大移动显示模组制造单体工厂在该片区开工,总投资81.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4万个,年产中小尺寸显示模组约1.5亿片,吸引了20余家规模以上配套项目。为保障京东方项目落地,王台街道完成近2000亩土地清场,130多万平方米建筑拆除。“这次‘腾笼换鸟’将使王台从‘纺织机械名镇’升级到‘芯屏产业新城’。虽然搬迁过程中阵痛不可避免,但我们要借此契机,推动纺织机械产业升级,专门建立了优质拆迁企业安置区,将引导企业在产业升级中振兴。”朱长江说。

  据悉,青岛共确定了10个重点低效片区(园区),未来3年计划建设项目314个,总投资额3438亿元。其中,2022年计划建设项目228个,年度投资额约728亿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成)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