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国际博物馆日|照见历史 照亮未来 一起感知“博物馆的力量”


  我苏特稿 今天是 “5·18国际博物馆日”,这是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的活动。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 The Power of Museums)。究竟什么是“博物馆的力量”?在江苏主会场活动中,记者采访了多位知名馆长、专家,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在疫情防控常态中

给周围世界带来积极变化


  BBC纪录片《隔离下的博物馆》曾带领大家“云观展”疫情之下封闭的大英博物馆,虽然镜头扫去是空荡荡的展厅、寂静的展陈、黑暗的角落和关闭的文创店,但有趣的文物给人带来慰藉,令其找到生活的乐趣;伟大的文物教人换个角度看问题,人类终究会战胜困难。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舍尔在参加江苏主会场活动时表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数字渠道来接触世界各地的观众,以方便他们在闭关期间接触藏品并了解其价值。”

  同样,在疫情防控常态中,省文化和旅游厅开辟“云上博物馆——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专区,集中展示百余个精品云展览项目;全省博物馆系统充分运用数字科技,积极打造 “无边界博物馆”,努力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除了常规的线上展览、讲座与课程,还有不少特色项目。

  南京博物院(以下简称“南博”)推出了“指尖上的三维文物”,这是一盏集美貌、智慧于一体的汉代错银铜牛灯,你可以360度无死角观察它、点亮它、拆散它,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在南博副院长王奇志看来,“博物馆的力量”是一种软力量,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这盏灯,它照见历史,也照亮未来。



“指尖上的三维文物”


  在苏州博物馆(以下简称“苏博”)上传的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展示视频中,随着画卷的展开,峰峦连绵、云洲沙渚,一段优美、温婉的江南景致跃然纸上,令观者如屋舍里、小舟上的人物般悠游畅神、涤荡心灵,烦闷的心情一扫而空。“几十年后,他再回望,某一年我去博物馆时,曾有过这样的一个感触,我觉得这就是‘博物馆的力量’。” 苏博副馆长谢晓婷说。

  疫情之下,给周围世界带来积极的变化,这是“博物馆的力量”。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展示视频


在数字技术助力下

深涩的文字、古老的文物变得可及


  今年3月,全国60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倡议,呼吁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什么是元宇宙?简单来说,它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与文物、博物馆的结合类似于沉浸式展览,但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让虚拟无限逼近真实。总之,元宇宙是数字技术的革命、数字文明的重要成果。

  而近年来,数字技术已令博物馆与公众的“对话”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下简称“中运博”),观众可登上一艘长约21米、桅杆高15米的“沙飞船”,通过“三维版画”数字媒体技术,“身临其境”感受运河两岸自隋唐至明清从杭州到北京的繁华盛景;也可在运河街肆,通过LED屏做成的天幕,体验一天24小时的光影变化;还能在“河之恋”展厅置身超高清环形屏幕中,沉浸式领略极具冲击力的大运河生态之美……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沙飞船”船头景象


  馆长郑晶说,数字化展览,特别是沉浸式大展,是中运博的特色亮点,未来他们还将不断推陈出新,并积极融入到元宇宙的洪流当中,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中运博的运营管理方——南博,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创新应用数字技术来拓展传播效能,比如中国首家数字博物馆就建在这里,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创新了南博与文物的展示展演形式,也让南博的服务能力更加智慧化。



南京博物院数字馆


  南博院长龚良认为,沉浸式展览展示展演以及关于元宇宙的讨论是博物馆能否获得跨越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副院长王奇志认为,在业内有一个词叫“可及性”或“可达性”,意思是让公众很容易获得,数字技术包括未来的元宇宙在这一目标的达成上功不可没。不过两位院长均表示,数字化不能代替藏品,它是一种辅助手段、一项补充措施。

  插上数字化翅膀,让古老的文物、深涩的文字变得可及,这也是“博物馆的力量”。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

更好地发挥社教功能


  今年4月下旬,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发布的《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显示:疫情之后,旅游业极有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在国内,疫情前最后一个长假——2019年国庆黄金周,66.4%的游客参观过博物馆,博物馆旅游早已成为一种热门的旅游形式。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在参加江苏主会场活动时表示,博物馆在文旅融合中发挥力量的最好途径是从容、雅致和韵味,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过度商业化,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给予观众美好的观展体验,因为博物馆的本质是教育,博物馆的力量是文化。

  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社教功能,全省博物馆系统进行了不断地突破与尝试。 

  南博曾为暑期儿童和家长打造的一项亲子互动展——“暑期动物‘缘’”特展,共展出40余件以动物为主题的文物藏品,结合动物标本与互动装置,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了解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缘。



  “西方在博物馆学界有一个词叫education-entertainment,将娱乐和教育两个词合起来,就是说把教育和娱乐融合起来,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王奇志说。

  苏博以建筑、展览、文物和苏州地域文化为立足点,打造推出的12个“@苏博”系列教育品牌,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博物馆学校。



  “这个博物馆学校我们是要做三个全覆盖的,第一个是全年龄的覆盖,第二个是全兴趣的覆盖,第三个是全不同人群的覆盖。”谢晓婷说。

  无论是“暑期动物‘缘’”特展中传递的传统文化,还是12个“@苏博”系列教育品牌中教授的地域文化,均让人们通过博物馆“大学堂”,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加民族自豪感,这更是“博物馆的力量”。



  江苏现有备案博物馆335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3家,全省博物馆数量质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我省出台《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推出一系列精品陈列展览、教育体验项目和研学旅游线路,发挥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打造“智慧博物馆”“无边界博物馆”,让文物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成为疫情社会生活的亮点……不断发挥“博物馆的力量”,服务社会发展、赋彩美好生活。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