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精神 特殊担当”——上海抗疫系列故事之六十四】
面对上海疫情挑战,“逆行”的不仅有医护人员,还有大量实验室的科研人员。
中科院上海分院全面构筑疫情防控“堡垒”,双线作战,全力保障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不停步、重大科技设施运行不停歇、重要支撑平台维护不停滞,不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使命。
许多科技工作者背上行囊,住进实验室,有年近六旬的老将,也有90后、00后新兵。身为“国家队”,肩扛“国家责”,心系“国家事”,抗疫特殊时期,科学家们持续奋战,确保科研不断线、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按时推进。
为保科研材料,年近六旬的他彻夜未眠
沙发、棉被,一摞书、一台笔记本,58岁的植物科学家郭房庆,吃住实验室50多天了。他不觉寂寞,每日都被科研任务填满。
作为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组长,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如何提高农作物光合效率,增加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新方案。
3月17日,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园区封控,老郭拎着几件换洗衣物就从闵行七宝的家往实验室赶。“一篇论文、一个冰箱,两件事放心不下,必须去。”老郭出门前和妻子解释。
这篇论文,首次揭示了破解植物感知高温分子机制方面重要进展,是老郭团队十年心血,3月初刚被国际学术期刊 《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接收。刊出前,老郭需和期刊编辑随时沟通,校对文字图表清样,很多工作只能在实验室完成。十年铸剑,即将出炉,老郭怎能舍得?
2006年留学归国,郭房庆选择的课题鲜有人问津,不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研究,他想攀登独此一座的科研高峰。一扎进去,就是16年。
另一个“牵挂”,是实验室那台-80℃冰箱,存着十几年积累的科研材料——大量基因表达质粒、各种菌种和制备的蛋白抗体,是他带着一届届学生在实验室“做”出来的,千金不换,还有金贵的实验试剂,一旦融化只能作废,造成巨大浪费。冰箱压缩机刚修过,万一出故障……他的心一直悬着。
怕什么来什么,3月25日夜,“滴滴滴……”刺耳的警报声吓到埋头改论文的老郭:冰箱温度正一度一度爬升,“宝贝”就要解冻,他急得冒汗。
“启用备用冰箱!”备用冰箱插上电,降温却要五六个小时。他一宿没合眼,隔一会儿就去瞧下,祈祷一台别升温太快,另一台温度快降下来。早晨,备用冰箱终于降至-60℃,老郭和两个学生赶紧转移“宝贝”。和两台冰箱“鏖战”一夜,头发花白的老郭,总算保住了多年的科研“资产”。
3月28日,两位学生赶在浦西封控前回了宿舍,老郭继续留守。4月18日论文顺利刊发。有人劝老郭回家陪陪妻子。他说活儿还没完,有项非常重要的实验室“保姆”的活儿,帮学生把低温“醒”好的种子种下去,并悉心照料,让每一株都健康生长,解封时学生能有实验材料可用。
“和种地一样,也不能错过农时。”老郭说,搞科研的不怕寂寞,甚至需要享受寂寞,才能坐稳冷板凳。
疫情期间,住在实验室的郭房庆研究员在观察、照料植物生长
周末加班遇封控,20多位科研人员全部选择留下
“物流通畅的话,月底,我们的构件就能按时交付。” 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嘉定园区,陶瓷基复合材料课题组正高级工程师何平松了口气。封控一个多月,课题组20多名科研人员克服原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重重困难,高效完成相关任务的构件研制,解决了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关键工艺问题。
课题组承担多领域极端环境服役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科研任务,为国家重大任务提供关键材料支撑。“我国发射的遥感卫星,就用了我们提供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轻量化结构件。”张翔宇研究员介绍,该构件研制是系统工程,环节多、周期长、工艺要求高,任何一个环节滞后就会影响全局。
“这项科研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这里出去的材料,不需二次加工,是能直接装配的零部件。”疫情前,课题组一直满负荷运转。3月12日,园区即将封闭管理,当天在岗的20多位科研人员都选择留下,“以所为家、以地为床”。
特殊时期的新课题来了:生活如何保障?科研原材料和器件如何调运?实验设备如何保证安全运转?
何平说,所党委当机立断,成立嘉定园区联合防疫保障临时党支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拉起整个园区疫情防控、安全保障与协同运转生命线,保障园区70余人心无旁骛守在一线。作为临时党支部委员,他也参与了园区保障工作以及课题组具体科研,处理安全、卫生等事宜。
陶瓷基复合材料研制任务分别在嘉定园区和太仓园区进行,运输成为最大问题。所里很快申请了车辆通行证,一路护送;高温电炉设备要维护,厂方进不来,课题组科研人员就在运维人员远程指导下,自己完成;外部协助无法进行,科研人员想方设法自己完成……
“留下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怕麻烦”。20多位科研人员通力合作,一刻不敢懈怠。
结构陶瓷与复合材料中心主任杨金山,站在实验楼高处就能看到自己的家。“遥望解相思吧!”疫情下,两点一线的科研生活浓缩到一点,杨金山笑说,省去上下班通勤,有更多的时间、精力集中攻关了。
疫情期间,坚守在科研一线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课题组
为了首颗“降水星”,他们每天和设备睡在一起
一个多月来,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风云三号07星载荷研制团队十几名科研骨干住在实验室,为仪器正样集成与测试做最后冲刺。
“今年除夕,我们就在实验室守岁。”团队成员江丰3年没回老家过年。
什么样的“国之重器”,让他们始终坚守?
风云三号07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降水型)研制负责人王向华介绍,这颗卫星是该系列气象卫星中首颗“降水星”,能显著提高我国对强降水灾难性天气的预报能力。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降水型)是“降水星”核心荷载,对地球“拍照”,分析判断云层中的含水量,研判降水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它与其他风云三号“家庭成员”比,卫星运行轨道高度降低近一半,“我们采用了不同以往的成像原理和设计方案,在疫情影响下,项目进度十分吃紧,不容易。”王向华说。
风云三号07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降水型)研制团队部分成员
江丰(左一)和同事坚守在实验室开展调试
1991年出生的江丰,经过几年科研“磨砺”,成长为高精度基准比对传递定标器的技术负责人,和几位同龄人并肩作战。3月以来,课题组正进行“利剑出鞘”最关键一环——仪器正样测试,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
为了让“降水星”光学遥感精度在太空长时间保持“定力”,这个年轻的团队大胆提出新的定量化遥感校准方案。没有先例,重要的底气来自该所在风云卫星载荷研制上积累了几十年的丰富经验。年轻团队迸发出的强大创造力、前辈传承的刻苦攻关精神,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3月中旬后,园区附近陆续进入封控,“不让科研生产按下暂停键”,“降水星”载荷研制团队大多数科研骨干3月25日就住进办公室。4月初,园区升级防控,他们干脆把睡袋搬到实验室,和设备“住”在一起。
整个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几百名科研人员坚守一线。所里组织生活物资送到科研人员家里,让大家安心科研,“条件虽然艰苦,可能亲手研制‘降水星’这样的国之重器,大家很自豪!”
- 热点
- 2022-05-09 20:53:21
- 热点
- 2022-05-09 20:52:59
- 热点
- 2022-05-09 20:52:14
- 热点
- 2022-05-09 2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