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抗疫一线的“年轻老兵” ,用奉献诠释无悔青春

交汇点讯 江苏省援沪医疗队数次连夜集结,奔赴抗疫最前线。在这个由上万人组成的医疗队中,有这样一群年轻的医护,他们有的是95后,有的是00后。曾经被人呵护的“孩子”,曾经尚未毕业的医学生,如今已经成长为一支青春力量奔赴年轻的战场,不畏艰险地忙碌在抗疫第一线。他们虽然年轻,但很多已是“老兵”。对他们来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就是对青春无悔的最好诠释。

细致又有爱,脚踏实地追寻英雄梦想

朱子涵是来自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的一名00后护士。在抗疫前线,他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支援上海核酸采样点的护士,另外一个是大家的“小管家”——协助领队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医疗队里的00后比较少,男护士更少,而我还是重症监护系统里的男护士。”朱子涵告诉记者,虽然参加工作没多久,但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前后多次奔赴抗疫一线支援的经历,让他很快适应了在上海起早贪黑的支援任务。因此,在完成上海本地核酸采样任务后,他还能够协助领队完成清点防疫物资、给队员进行核酸采样等工作。


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护士朱子涵

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护士朱子涵

是硬汉也是暖男,朱子涵干起“细活”来也是毫不逊色。防护物资到达后,一件件搬下来,一件件登记好,再一件件分配到队员手中。“别看他平时是个乐呵呵的阳光大男孩,可是这些‘细活’做起来也细致、周到。”江苏省援沪医疗队南京分队的副总领队彭明琦说。

认真、细心、负责任、有担当,不仅是身为抗疫“老兵”的朱子涵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家里多位从事医务工作的长辈对他的期待。“临走前,姑姑们不放心,还出了一份关于防护知识的试卷考我。我想,不仅是当时的作答,我也会用现在的实际行动让家人满意和骄傲。”

朱子涵的队友耿曌也是来自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的一位00后护士,温柔和善、经验丰富的她,非常善于利用年轻儿科护士的优势,给哭闹的幼儿做核酸。

“宝贝,你的喉咙里进了一只小虫虫,阿姨帮你把它取出来好不好?”

“你看妈妈嘴里吃了一颗糖,你要不要也来一颗?”

“宝贝的牙齿上面有细菌,一定要好好刷牙,把细菌都消灭哦!”

……

为了缓解孩子哭闹,她常常一边做着可爱的表情,一边唱着儿歌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温柔娴熟的操作下,孩子们总是能顺利完成核酸采样,而家长们紧锁的眉头也会逐渐舒展开来。

虽然刚参加工作不久,但从今年年初至今,耿曌“马不停蹄”参加多次疫情防控任务,一次紧急任务甚至20个小时没吃没喝也从未喊累。“正值青春,就该是我们发光发热的时候。我们也有自己的英雄梦想,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帮助更多人。”

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护士耿曌

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护士耿曌

用年轻的画笔和歌声,为抗疫助力

在江苏援沪医疗队无锡分队中,有位00后小姑娘叫翁洁怡,她年纪最小,是大家的开心果,更是画画的“行家”。利用五彩画笔活跃舱内气氛、缓解焦虑情绪,是这位00后“画手”独特的抗疫之法。

翁洁怡性格活泼,虽然工龄只有两年,但她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了热情。起初集中隔离点需要护理人员的时候,她第一个报名。这次支援上海,她也是第一时间主动请战。出发前,她认真练习穿脱防护服并顺利通过考核,“我虽然年龄小,但想在抗疫路上跑出自己的‘加速度’,为各位老师们助力。”

作为锡山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中唯一一位00后,翁洁怡一开始的任务是预检分检,没想到小姑娘很快就进入了角色,第二天就进方舱工作,和老师们一起做责任护士,负责管床。“今天我以‘战胜疫情、上海加油’为主题,帮大家在防护服上画了漫画,除了为伙伴们加油,更重要的是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翁洁怡表示,画画不仅能改善工作氛围,还能让自己在疲惫的一天感到一丝快乐,“大家喜欢,自己也觉得很开心。”她说,无论是为患者送祝福,还是为战友加油鼓劲,每一个小小的举动,每一次不经意的付出,都是爱的汇聚,温暖、绵长。

“这是我们第七次往返于南京和上海了。”晚八点多,当记者拨通南京市第一医院护士吴雪驰的电话时,她刚结束支援任务返程,虽然忙碌了一天,但丝毫感受不到她的疲惫。原来,身为医疗队里最年轻的00后队员,吴雪驰还是一位喜爱唱歌的“灵魂歌手”,每次在返程的大巴车上,她都会率先一展歌喉,为紧张、高压、枯燥的工作氛围带去欢乐和活力。

凌晨甚至深夜出发,清晨开始核酸采样任务,下午结束工作,晚上返程……“每次结束任务,大家都非常累,我就想,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都释放一下。”于是,在这位00后歌手的带领下,这些青年医护们形成了每次结束必唱歌的默契。这也让繁琐的工作变得轻松了些。

南京市第一医院护士吴雪驰

南京市第一医院护士吴雪驰

“三年前,我的同事们驰援武汉的时候,我还是一位未毕业的学生,没想到今年,轮到我们冲往疫情最前线,能通过我们00后独特的方式,让团队更快乐、更高效,更有战斗力!”吴雪驰告诉记者,虽然刚工作不久,但此次疫情的磨砺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了。

做“大白们的大白”,守护队员心理健康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医生张焕,是医疗队为数不多的年轻医生,但已是抗疫战场上的“老兵”了。2020年4月参与境外返宁隔离人员驻点心理危机干预任务;2021年7月支援南京全民核酸检测的同时,投身南京市防控指挥部驻点心理干预工作;今年她又随江苏省援沪医疗队支援上海核酸检测工作,目前,已在上海工作20多天了。

张焕告诉记者,以往作为心理医生的角色出现在抗疫战场,多是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隔离人员、抗疫人员的情绪,这次自身投入核酸采样工作,每天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不固定,时刻担心有紧急任务的状态让她更能体会前线医护人员的不易。“看到有老人坐着轮椅下楼配合检测,看到小朋友一脸懵懂,我真实感受到我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要更加耐心对待他们。”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医生张焕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医生张焕

张焕记得,当时在境外返宁隔离人员驻点保障时,通过问卷筛查、点对点连线发现有一位年轻男孩出现了一些情感波动,她和几名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在房间守了这个男孩一整夜,最后帮助他平稳度过了心理危机。这次到上海支援核酸检测,工作之余她也没忘记自己的“老本行”,作为南京脑科医院援沪医疗队心理危机干预组组长,她利用队员休整的时间通过线上进行心理健康宣教、放松训练、呼吸冥想,作为“大白们的大白”悉心守护。

每次上“前线”,怕母亲过分焦虑她总是选择隐瞒,不过幸好有支撑着她的另一半。张焕的未婚夫也同是医生,最近两年“交替抗疫”成了两个人之间的主旋律。原本二人的婚期定在去年10月,因为疫情推迟到今年5月,眼下看来这场婚礼又要重择佳期了。“当时报名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只觉得自己比较年轻、体力好,到一线更能吃得消。何况我大学时期就入党了,‘老党员’更要以身作则。”张焕笑着说。

“疫情能阻隔一座城,但无法阻隔温暖和爱。”张焕和她的爱人,和无数的“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我们青年医务工作者奋战在一线,一腔赤诚、无怨无悔。”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仲崇山 蒋明睿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