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7.8%,这三个数字分别对应的是2015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1%用了10年;而从1%提升到5%只用了近5年;2021年,这个数字爬升得更快,从5%飙升至近18%,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无锡市制造业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主营业务超千亿元的十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然而在规模和产值做大的同时,无锡也有强者之“痛”——虽有上汽大通、中车新能源汽车、常隆客车、华策汽车、华晨新日新能源汽车等,但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规模优势的整车企业不多,尤其缺少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乘用车整车品牌。近年来,无锡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迅猛,似乎让人看到了通过新能源整车产业链实现“变道”超车的希望,当下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无锡是否具备了赶超的能力了呢?
规模偏小,距离“尖子生”尚有差距
2021年底,该市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120余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7.52亿元,同比增速接近34.6%,相较于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提升显著。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了包含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充换电装备制造、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等环节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
在动力电池方面,无锡有格林美、先导智能、联动天翼、远东电池、晶石能源、东恒等知名企业,同时拥有博耳电力、无锡聚能等多家充换电装备制造企业,以及市政公用新能源、广盈实业等一批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商,在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技术、电机驱动和电池管理技术、动力型锰酸锂材料技术、燃料电池与氢源技术、磁悬浮径向直流电机技术、汽车充电数据支持平台技术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虽然“平均分”不错,但离行业真正的“尖子生”位置,无锡尚有差距。去年,无锡规上汽车制造业对工业产值的贡献率仅有4%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汽车制造业的比重为4.7%,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偏低。从增速看,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速高于全市工业增速,但总体产出规模依然偏小,对无锡汽车制造业和工业经济的贡献都较小。
奋力突围,积极引育整车端企业
产出规模偏小是一方面,困扰无锡已久的乘用车整车厂商的缺失,则造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度一般、产业带动能力偏弱的尴尬局面。无锡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依靠关键技术,成为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供应商,集团总裁刘明春介绍,去年公司结束了在美国的投资,将重心放回到国内,但是无锡占到的产值仅为公司业务的一小部分,“无锡虽然是集团研发中心,但是一些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依然放在了武汉、合肥等整车企业集聚的城市。”
业内人士指出,无锡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产业链日趋完整的同时,缺乏整车端企业引进,产业链优势在末端没有形成放量集聚效用。
当前北京、上海、广州、合肥、杭州等城市对“新能源汽车之都”的角逐战早已打响,面对波涛汹涌的新能源汽车浪潮,是培育本土车企,还是引进造车新势力,这其实是摆在无锡面前的紧迫选择。而不管是培育还是引进,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扶持。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的布局将在近两年相对固定,无锡还是有一定机会参与新能源整车的竞争的。
积极引进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企业及研发制造项目不失为一种“引育”策略。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总经理、党委书记钱恒荣表示,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将一汽解放动力电池项目落户无锡。“这个项目未来将用于满足一汽商用、客用新能源车40%的采购量,非常可观。”同时,他还在积极协调解放“新四化”研究院的落地,据其透露,研究院计划引进3000个高端技术人员,聚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通过人才、技术的集聚,带动集团新产品和项目的落地。”他认为,技术对项目的牵引将为无锡引进整车厂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向“软”发力,找准产业发展突破口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力雄厚是无锡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充分条件,但并不是必要条件。无锡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能力主要在商用车领域,然而商用车的渗透率仅有2%,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东认为,无锡发展新能源汽车,不能仅仅只看“车”和“部件”,而是要看整个产业链上无锡该做什么?“零部件值得我们去关注,但新能源汽车除了动力问题,还有传感器、软件部分,包含了这些内容的产业链才是较为完整的。”
当汽车越来越成为一个移动的“私人空间”,尤其是新能源车带来的驾驶、娱乐互动体验感的增强,“软”的部分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非常可观的产业环节。该市在物联网、软件、智能交通方面的产业基础,都将可能催生出巨大的市场,甚至出现以软件头部企业主导的整车厂商。
“十四五”期间,该市定下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通过推动“龙头+配套”发展,发挥整车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壮大产业规模。从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了解到,除了进一步培育本土车企,该市还将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国内外并购,加快培育一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以无锡的产业基础和实力,还是有机会在新能源整车方面实现突破的。”相关专业人士表示。(高飞)
- 热点
- 2022-03-28 19:24:16
- 热点
- 2022-03-28 19:23:32
- 热点
- 2022-03-28 19:22:35
- 热点
- 2022-03-28 19: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