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八方面重点任务,即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画好了“施工图”。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快速崛起。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机遇,从中央到地方,从规划布局到产业落地,从法治保障到推进创新,我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速换挡,为整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大动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数字经济增速达到GDP增速3倍以上。如今,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增速也高居全球第一。乘势而上,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动力十足、前景广阔。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是重点。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4G网络覆盖城乡,5G网络加快发展,累计建成5G基站超139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已经超过4.97亿个,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推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正加速到来。地基的稳固程度决定了大厦的高度,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要在稳定“地基”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铺好数字经济发展的“高速路”。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普及应用,数据已经处在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大动脉”的关键位置。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如果供给不到位、流动不通畅,就会出现“血栓”症状,这不仅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会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当前,我国大型互联网平台积累了海量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移动物联设备连接数超过10亿个;2019年,我国数据产量已占全球数据总产量的9.3%。充分运用好数据要素禀赋,关键要锻强数据要素供给、流动、开发、利用的全链条,不断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确保数据要素得到正确有效的使用,畅通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进一步提高数据赋能经济的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关键所在。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普及应用,数据这个关键生产要素,正推动着实体经济发展模式、生产方式深刻变革,也日益催生出新业态。对制造业而言,产业数字化转型早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发展的“必修课”;对数字经济而言,数字产业化也不仅仅是虚拟空间的“数来数往”,而是人民群众迫切需求的“便捷生活”。回应时代所呼、发展所需、人民所盼,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深化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集群数字化转型,培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着力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营造繁荣有序的创新生态。同时,要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让数字经济发展既有速度,也有温度。
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既带来了发展的更大机遇,也带来了安全的更大挑战。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没有数据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加强数字经济治理,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在规范数据活动的同时,拧紧数字经济发展的“安全阀”,是营造良好发展生态的必然要求。要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建制度、强监管、保安全,不断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要以贯彻落实数据安全法为总遵循,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压实数据使用全链条上的主体责任,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护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艾佩韦)
- 热点
- 2022-01-14 14:56:24
- 热点
- 2022-01-14 14:53:00
- 热点
- 2022-01-14 14:48:22
- 热点
- 2022-01-14 1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