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元旦小长假,南京市民美丽乡村品民俗、闹新春

新年伊始,南京市各美丽乡村景区不约而同以新年祈愿为吸睛点,捧出民俗文化大餐——市民不仅可以登牛首祝福来年步步高升,还能到集市打酱油,把热烈的烟火气带回家;更有乡村夜游点河灯活动,寓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万事遂意。在浓厚的传统民俗氛围中,市民在文明旅游的同时,完成新年仪式感、找到文化认同感。

登牛首拓“福”字,新的一年会更好

“2022疫情消散”“2022全家身体健康”“2022要脱单”……登高是我国传统文化习俗,寓意新年步步高升。新年首日一大早,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无忧广场心愿墙上,已签满前来登高祈福的市民对2022年的美好心愿。

当天一早,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区的王先生夫妇特意换上轻便的球鞋,牵着大女儿、推着小儿子的婴儿车,向牛首山顶进发。站在山顶,一家人极目远眺,四周尽是黛色树林,城市中的高楼点缀其中,像是一串串明亮的珍珠,不由得把生活中的烦恼一扫而空。王先生牵着家人的手,一起大声喊出心愿:“新的一年生活越来越好!”

牛首山打造“南京新民俗牛首新年俗”文化品牌,至今已举办7年。今年,景区特别推出虎年“虎啸天阙·福聚牛首”新年祈福及新春市集活动。元旦到春节期间,系列祈福活动贯穿其中,包括“逛福市、摸牛头、领福果、得福字、吃福面”,市民可观赏昆曲、评弹,品尝芋苗、糕团小点等传统小吃,还可参与木板拓印,把“福”字带回家。

集市打酱油,把儿时年味带回家

“不打酱油不过年,打了酱油过大年。”1月1日举行的南京溧水年货节推出传统活动“打酱油”,吸引众多居民参与。

1月1日上午10点多,家住永阳街道的张文珺带着母亲和儿子来到永寿坊街区打酱油点,前面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记者看到,现场排队的市民都自带容器,有的拿着矿泉水瓶,有的拎着油壶,还有的直接捧着锅。“溧水一直有打酱油过大年的习俗。”张文珺告诉记者,小时候每年春节前都会跟着母亲一起打酱油,这其中藏有浓浓的年味和美好的回忆,这次带着儿子来打酱油,就是为了让他亲身感受这一传统习俗。

68岁的徐小凤成功“抢”到4斤酱油,她高兴地说,过年了,腌肉、炒菜都得用点酱油,不仅要饭菜有滋有味,也期盼新年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截至当天下午3点半,主办方准备的6000斤酱油被市民游客“一抢而空”。除了酱油,当天的年货大集上还有盐水鸭、石山下米糕、香肠腊肉、老鹅等年货,为市民带来年味浓浓的“溧水味道”。

点亮河灯来祈福,乡村夜晚更精彩

热闹不限于白天,乡村夜晚更精彩。

1月1日晚6点,随着夜幕降临,南京高淳固城湾景区成了一片灯的海洋,湖面、花草、游船等在华灯的映衬下被装点得五光十色。位于官溪广场的灯笼铺内,游客们正在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灯笼,为“问灯祈福”仪式作准备。

“问灯祈福仪式开始……”晚上6点半左右,随着一声吆喝,游客们文明有序排队,彼此之间间隔一米距离,在两位身着红色汉服披风的少女带领下,从官溪灯笼铺出发,穿过鹿隐园,缓缓走到春秋湖边,在圆圆的月光下,点亮手中的河灯,许下一份最美好的心愿。

河灯,又称“荷灯”,借了“河、荷、和”三字同音,寓意祈福纳善、和谐吉祥之意。约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为渲染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下令在秦淮河上投放万盏荷花型水灯,流光溢彩令两岸楼台为之夺目。自此之后,荷花灯就延续成为和(荷)气生财、和和美美的吉祥象征,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企盼。

“希望新的一年父母身体健康,豆豆学业有成。”市民徐红红心中默默许愿,将灯笼放入水中。“铛铛铛……”此时,远处春秋阁传来悠扬的钟声,寓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万事遂意。“通过传统活动,让我们度过了一个特别有仪式感的新年。”徐红红笑着说。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