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紫金e评:国家殇吾辈岂敢忘,护和平青年当自强

历史前进的逻辑,是在回望过往中汲取走向未来的力量,而对和平的坚守,总能够给人们以无限的希望。

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长空鸣笛,山河呜咽,城市上空回响着响彻云霄的警示之声,那是提醒着人们,南京之痛是国家之殇、人类之难。再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墙体上“遇难者300000”的字体,即便已经过去84年,仍然有着刺痛心扉的切肤之感。那不是抽象的数字,是鲜活的生命、哭泣的冤魂。走过时光隧道的我们,再去回首对这段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最惨痛的一页,怎敢有一丝一毫的遗忘?

身处美好年代,风雨如晦早已成为历史烟云,有青年会问:“对于我们来说,比起不断回望历史,是不是更应该把时间留给‘向前看’?”事实上,已经有同龄人用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新冠肺炎疫情让不少国际人士无法到南京亲临公祭仪式现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际和平宣传部工作人员赵美娜就和小伙伴们一起为“云上”烛光祭活动发力,让世界各地的网友能在线上点亮红烛、悼念逝者、祈愿和平。这些“95后”年轻人,正在用网络打破时空局限,以此来诉历史真相、寻和平路径。

“有人类的铭记和参与,历史就是活着的。”历史的证物清晰地告诉我们,今日之和平,不是在一片空地上凭空构建的大厦,而是在亘古浩劫和文明罹难之后的重生,为其立梁架柱的,一定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且看,一段《紫色追忆清明祭百年铭记英雄魂》短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共鸣,阅读观看量超过1.7亿次,单条微博阅读量超过4500万次;“感恩南京安全区国际和平徒步”活动打破了地域限制,数万名网友通过健步走、跑步、骑行“打卡”12.13公里的方式,获得了“和平使者”的虚拟奖章……“和平”二字绝不是喊喊口号就能振聋发聩,从“知”到“行”才是群体意识的构成,无数青年积极参与其中,不仅是表达“怎么看过去”的鲜明态度,更是彰显“如何向未来”的坚定决心。

“铭记,不只为民族的悲怆;纪念,只愿吾辈更加自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第八次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南京以“和平之声云上共读”为主题的H5声音专题正式上线,邀请市民网友共同参与,用声音接力,为和平发声。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用一声声诵读传递着沉重悲伤又不乏坚定的信念,让人看到了守护和平的力量接力。设立国家公祭日,是为了让全人类对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叙述与深刻反思,更是让庄严的和平祈愿再次叩击所有人的内心。“新”与“旧”的轮回交替,见证了每代人不同的际遇和机缘,而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之下,人人都能成为和平使者,通过自己把“和平之种”播撒到全世界。

国家殇吾辈岂敢忘,护和平青年当自强。时间或许有“昨天”与“今天”之别,但始终不变的是人类“守护和平”的奋斗姿态。“铭记历史,勿忘和平”,无数青年没有等候炬火,自己已经成为光源,就正如赵美娜所说:“这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不是随口说说的抽象概念,更要去认同、去相信、去热爱、去守卫。”在新时代青年的言行举止之中,我们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越发变得具体有形。(谢伟锋)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