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百姓“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最后一床棉被盖在担架上”。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诠释着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与执着。
解放战争期间,孟良崮战役打响的前一天,沂南县艾山乡妇救会会长李桂芳接到通知,5小时之内在汶河上架一座桥以便部队通过。但当时村里绝大多数男子都已上了前线,最后大家决定,由村里的妇女们扛着门板架起一座“人桥”。
山东沂蒙红嫂纪念馆馆长 杜华秀:战士们眼里都满含着热泪,放轻了脚步,迅速从这座“人桥”上通过。就这样,妇女们在河里坚持了一个多小时,圆满地完成了架桥任务。
正是有了这座“人桥”,解放军按时抵达预定地点,和大部队汇合后发起正面攻击,扼制了国民党整编第74师的进攻,最后全歼敌人。
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会理事 袁桂海:沂蒙(革命)根据地这个地方从1938年到1949年这12年间一直处于战争的最前沿,那就是直面生死,在这个过程当中,军爱民、民拥军就形成了这种生死与共的特质。
面对宝贵的精神财富,1000多万沂蒙儿女不断将沂蒙精神发扬光大,如今走上了幸福的小康路。今天的临沂已经从当年舟车不通的四塞之崮发展到万商云集的“物流名城”。目前,临沂已建成物流园区29家、线路近3000条,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今年前三季度物流总额超7000亿元,成为北方最大的市场集群和物流集散中心。沂蒙精神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 热点
- 2021-11-06 18:17:45
- 热点
- 2021-11-06 15:42:00
- 热点
- 2021-11-06 15:41:25
- 热点
- 2021-11-06 15: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