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座勇立改革潮头、踏浪而行的创新之城。
作为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创新,已融入到常州这座城市发展的每一寸肌理。过去,常州靠创新突围,从“小桌子上唱大戏”实现了“鱼米之乡”向“工业城市”的转变;现在,常州靠创新走向未来,不断加快产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开始由“制造名城”向“智造名城”飞跃。
100多公里外的南京,正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单忠德院士领衔,聚焦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智能制造产业迈向高端的主攻方向之一,一项项“卡脖子”技术即将在常州启程攻坚。
以跻身科技创新“国家队”为目标的常州,正以驱动产业创新升级、聚焦“高精尖”为使命的龙城实验室为连接常宁两地的重大创新载体,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江苏“线路图”上衍生出全新的关于产业科技创新的常州命题。
创新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优先选项。在常州市委擘画的“532”发展战略蓝图中,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融通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战略选择。
把创新“关键变量”,转为发展“最大增量”
创新,尤其是产业科技创新,对于常州,意义重大。它就像厚植于这座城市的发展基因,在长三角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成为常州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天合光能的超级实验室里,“常州制造”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居世界第一;
安川机器人常州基地,全球单体工厂生产能力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举世瞩目;
常州科教城,荣膺全国创新园区第一名,“产学研”的“常州模式”全国推广;
……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长三角创新生态中坚梯队的常州,始终牢牢把握“双循环”大坐标,站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赛道上,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苏南模式,到如今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常州自主创新的金钥匙,握在一批批勇立潮头的民营企业家手里。
一个高纪凡带动了整个光伏智慧能源产业链的崛起。在他的背后,是无数民营企业家凭借自主创新推动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求新、求变,是企业家最本质的特征。如何将主体的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实践?长三角产业科技中心正是常州打造产业中轴的创新之核。“它是创新的、开放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载体,吸引一批战略家、聚焦一批创业家、撬动一批投资家,让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与常州的优势产业真正无缝对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汇空间信息研究院
从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中抓住机遇。我国正在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竞争重归产业主赛道。如何在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中把握发展机遇?“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交汇,为常州更深层次融入“双循环”、更广范围集聚高端要素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走进中简科技生产车间,这个国内第一条T700级高性能碳纤维百吨级生产线正在作业。“关键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十年磨一剑,当家人杨永岗难掩自豪。目前,企业正在筹划中高端产品扩能扩产的三期工程建设,以更丰富的产能储备应对未来需要。就在前不久,以中简科技为首的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成功获颁省级“身份证”,成为产业发展强引擎。
平台创新“一子落”,产业发展“满盘活”。面向“十四五”,常州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速。实施“532”发展战略,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正是瞄准产业特点进入主赛道、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的关键举措。一方面,集中力量打造产业创新的“长板优势”,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另一方面,也是为推动常州制造加速迈向价值链高端,推进产业迭代升级,增强全产业链把控力和竞争力,着力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集聚创新要素。
打通要素“配置壁垒”,构建产业“循环生态”
科技创新,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产业发展上来。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培育,需要源源不断的科创养分,培育产业科技创新循环生态。这个生态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一切创新资源,激发一切创造活力,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产业、平台、人才、资本等要素缺一不可。
诞生于一片荒地上的科教城,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常州创新创业最典型的“生态池”。这片占地仅5平方公里的区域,孵化培育了3800多家科技创业企业。近几年,平均每天创立1家科技企业、转化1项科技成果、新增4件授权专利。
离科教城不远处,中以常州创新园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整体落户。2018年,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泽湘教授发起常州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项目,并与常州大学携手,成立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以“新工科”教育培养体系为主,打造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孵化、产业加速和资本参与为一体的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目前已经吸纳82名大学生就读。
载体、人才、资金等要素要进入产业的赛道,实现“最大公约数”,需要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这个生态,以建立“共同体”为前提,需要打通各要素之间的壁垒协同发展。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负责人李强把一个个像他们这样的研究院比作产业科技创新的毛细血管、“微生态”系统,而政府要打通和建立的,则是产业科技创新的大动脉和大生态。
心中有答案,脚下有行动。打造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近年来,常州始终坚持打通要素“配置壁垒”,推动协同发展,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以“1+3”新政为引领的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发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能源和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特色产业创新优势,围绕产业创新需求布局重点公共创新平台,常州近年来引进和建设中汽研(常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2家重大创新平台,已建成常州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42家,建成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102家。
纵深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8%左右,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五年倍增,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近年来累计引进2000多名领军型人才;培育省双创团队15个;培育国家级人才计划21人;创办了1500多家科技型企业,带动引进3000多项专利成果来常转化。省“双创”人才数量位列全省前列,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7年全省第一。
突破发展“链式创新”,勇当长三角“开路先锋”
“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是常州最鲜明的发展特质和最生动的城市画像。
定位需要战略支撑,战略围绕定位布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共振互动,这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两个环节连通并产生耦合效应的链式创新。深度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太湖湾科创带发展,常州勇当长三角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休闲度假中心,“三个中心”、三心聚合,将形成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新发展格局中的城市标识,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构筑起常州现代化建设的特色优势。
激发强劲新动能,构筑活跃增长极。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将打造5大工程:双创载体建设工程、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双创人才集聚工程、创新生态优化工程、创新金融赋能工程。
加快壮大科教城创新之核,建好东部“科创走廊”,打造融入全国、全球创新网络的前沿窗口。高标准建设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向着国家战略性科技创新基地奋力迈进。
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发展,提升天合光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安泰创明研究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天目湖储能研究院、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院等高端平台,累计建成省级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20家以上。加快提升在常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车间,从“书架”搬上“货架”,促进高校与城市共生共荣。
积极推动长三角科创平台共建共用共享,协同突破“卡脖子”难题,创造更多“撒手锏”绝技,形成更多“行业领先”和“不可替代”,不断提升产业创新策源能力。
以“两湖三新一智”为发展蓝图,拓展两湖创新区战略空间,建设新能源产业集群、新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壮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不断擦亮常州智造“金字招牌”。(黄幼文 吴燕翎)
- 热点
- 2021-11-01 19:13:01
- 热点
- 2021-11-01 19:12:03
- 热点
- 2021-11-01 17:49:17
- 热点
- 2021-11-01 17: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