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示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文化节目奖拟进入终评提名名单。7部“江苏出品”作品入围,涵盖扬剧、锡剧、民族管弦乐、舞剧、滑稽戏等题材类型。
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拟进入终评提名名单中有5部来自江苏的剧目,分别是扬剧《郑板桥》、锡剧《英雄儿女》、民族管弦乐《江河湖海颂》、舞剧《红楼梦》、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这5部剧目以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向大众讲好江苏故事。
扬剧《郑板桥》由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出品。全剧用虚构的人物关系结合郑板桥先生以“怪”出名的民间故事,创造出具有现代审美意象的,不媚权贵、体恤百姓、平易近人、清正廉洁的“八怪之首”郑板桥。
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红色经典锡剧《英雄儿女》根据巴金原著《团圆》和电影《英雄儿女》创作改编,突破传统题材界限,将锡剧的柔美与革命豪情巧妙融合,对抗美援朝英雄故事进行了诗化和戏曲化的处理,在舞台上再现主人公王成“向我开炮”的英雄故事。
民族管弦乐《江河湖海颂》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委约唐建平作曲、葛逊作词。这部根据华夏大地所具有的江、河、湖、海汇聚而成的水韵风采为艺术题材,以大型民族管弦乐为载体的交响乐作品,汲取祖国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精粹、人文风采和风土人情建构出既有厚重历史感,又有江南风韵浓郁的音乐篇章,讴歌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成就,讴歌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和生活情感。
作为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拟进入终评提名名单中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首演于2021年9月23日,迄今已演出336场。去年9月,“红楼”首度出海,绽放狮城,更向世界展示了东方美学独有的韵味与魅力。今年6月,该剧首登宝岛,4场演出约6000名观众走进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反响热烈。这个8月,继香港亮相之后,该剧将先后在澳门、广州多地上演,向大湾区的观众呈现中华文化的古今交融之美。
常州市滑稽剧团出品、创演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则从“吃饭问题”这个中国农民最切近、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入手,通过农民陈奂生一家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围绕土地、粮食与生存困境,深刻展现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画卷。
淮剧小戏《赶脚》和《我的亲家管得宽》是2部入围第十八届文化节目奖拟进入终评提名名单的江苏作品。
“荒沟自有真情,民间遍地善良。”淮剧小戏《赶脚》取材于传统戏《孝灯记》一折,承载着深厚的淮剧文化底蕴。这部由盐城市淮剧团创演的作品,讲述了成凤英为救未婚夫,女扮男装、长途跋涉进京赶考引发的一场误会。选段以感人的故事,在诙谐幽默中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触动观众的心弦。
淮剧小戏《我的亲家管得宽》由一级演员翟永军和许晴出演,曾获得“中华颂”第十四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优秀剧目奖,作品以其贴近生活的剧情和生动的表演,展现淮剧的独特魅力,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戏曲艺术的亲和力。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