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赵广欣 记者 李楠/文 王玉秋晨/摄)这两天,在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59件精美的2025届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毕业作品正在展出,包括农业机械区、创新产品区、文创产品区、动画观影区、模型制作区、课程作品区。水下船体清洁智能机器人、笼养鸡巡检机器人结构、玉米秸秆还田一体机造型设计、人形机器人的造型结构设计与语义研究等高质量设计作品吸引众多师生驻足观看。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工业设计系学生陈佳豪正向周围的观众介绍自己的毕业作品——一台在外观上别具一格的电驱动移动作业平台。他轻抚着流线型的机身,向观众解释:“视觉动力学理论本是评价艺术品的工具,我把它‘嫁接’到了这台农机上。”他面前的分布式电驱移动作业机器人,已从笨重的原型机蜕变成兼具科技感与实用性的园艺助手。
陈佳豪的毕设源于工学院研发的社区园艺机器人原型。“最难的是把双曲曲面造型变成可加工的钣金件。”他指着机身上一道凌厉的折线说,“这个缺口看似简单,却让整个机身产生向内的视觉动势。”经历近一年的打磨,他的设计不仅停留在图纸,更做出了1:1覆盖件,即将投入产品转化。
不远处的展位上,学生陆晓琪设计的笼养鸡巡检机器人静静伫立。这个穿梭于狭窄鸡笼间的“守护者”,藏着出人意料的设计巧思:“研究发现红黄等高对比色会刺激鸡群,所以必须用中性色调。”她调出设计草图,30多版推敲痕迹清晰可见,“工作12小时是常态,就为平衡功能与造型”。
在展厅另一端,学生王渊设计的秸秆处理一体机模型引人驻足。他旋转着集成收割、粉碎、喷药、旋耕功能的模型,“从收割到还田一气呵成,安全性和效率双提升”。这个被设计专家称赞“造型新颖紧凑”的作品,浓缩了他本科四年的知识储备。
“今年恰逢专业创办20周年,是历届质量最佳的。”工业设计系主任杨飞教授介绍,毕业设计有多重意义,既是专业能力的大综合,更是创新思维的训练场。令杨飞自豪的是,这些作品多数并非“纸上谈兵”。他指着一台鸽蛋收集装备模型:“已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
据悉,这场充满艺术气息的毕业展将在图书馆持续展至9月,成为新生认识工业设计的生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