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通之初的11列到现在的36列,待7月调图后,句容站日开行高铁数量将达到41列。”“沪宁沿江高铁的开通,为茅山景区带来了12万的游客,也带动了景区的发展。”6月18日,“发现最美铁路·寻梦江南水乡”活动正式启动,由长三角网信主管部门、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等组成的采访报道团沿着沪宁沿江高铁,从南京南站“158”雷锋服务站到南京站站史馆,从句容站到句容茅山,看到了铁路最美的风景,也亲历了高铁给沿线居民、城市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57年来“158”雷锋服务站服务重点旅客超140万人次
南京南站“158”雷锋服务站里,工作人员不是在登记旅客服务信息,就是在推着轮椅去站台接旅客的路上,看似琐碎的工作,干起来却一环套一环,一刻不得闲。与“158”雷锋服务站的忙碌相比,南京站站史馆显得安静很多。一张张记录铁路发展的照片,一列列老火车模型、一张张不同时期的火车票……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铁路发展历程。
“158”雷锋服务站是南京站站史馆展示的重要内容之一。“158”谐音“义务帮”,是南京站专为老、幼、病、残、孕等有困难的旅客提供义务服务的班组。
上铁集团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党支部副书记吴晓娟介绍,从最初自发成立的学雷锋小组,到如今备受赞誉的“158”雷锋服务站,57年来,历经四代人的传承接力,“158”雷锋服务站孕育形成了“敬业爱岗甘当螺丝钉,无私奉献甘当践行者,温暖社会甘当一团火”的“158”精神。
2015年,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荣获全国“时代楷模”称号,今年正值十周年。吴晓娟表示,站在新起点,将以更优质的服务温暖旅客的出行,擦亮“158”的品牌。
57年来,“158”雷锋服务站服务的重点旅客已经超过140万人次,同时也带动了许多旅客和社会群体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来。目前,“158”雷锋服务站已经联合南京20多所高校,建起了志愿服务基地,吸纳了1万多名大学生到车站开展志愿服务。此外,服务站还主动联合地铁、长途客运、公交组建了“爱心联盟”,为重点旅客提供接续服务,让雷锋精神随钢轨延伸,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7月铁路调图句容站日开行列车将增至41列
从南京南站出发,高铁飞驰,最快17分钟便到了句容站。
句容站站房建筑面积约1.49万平方米,为线侧下式旅客站房,地上两层,地下一层,采用上进下出的旅客流线模式,屋面采用三层叠级设计,犹如层层波纹,映照句容山水,展现出句容的灵动与秀美。
上铁集团南京直属站宜兴站党支部书记吴康平介绍,句容站是句容深度融入沪宁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旅客可在句容站直达上海虹桥、杭州西、南京南、合肥等地区,句容进入上海一小时、南京20分钟通勤圈,极大地方便人民群众出行。车站自开通以来办客列车由11列增加到36列。“待7月份铁路调整列车运行图后,句容站日开行列车将达到41列。”吴康平称,开站不久,车站的日均旅客发送量1200人左右。今年1—5月,车站共发送旅客28.3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872人次,单日最高发送旅客4187人次。
沪宁沿江高铁为句容茅山景区引流12万人次
在句容站站前广场配套建有公交换乘中心和公交停靠点,开通7条公交班线,可快速贯穿句容主城区,并且有两条线路直达茅山和宝华山旅游景点,旅客交通换乘非常方便。
当天,上海的孙先生和朋友乘坐高铁到句容茅山游玩。他称:“坐高铁很方便,出了高铁站,可以坐车直达景区。这里空气清新,十分舒服。”孙先生表示,欣赏完美景,还要去尝尝茅山老鹅、三岔猪头肉等当地美食。
江苏茅山福地旅游有限公司经理赵厚春称,随着沪宁沿江高铁句容站的开通,句容茅山景区抢抓机遇,延伸揽客触角,力争实现游客增量、效益增收、特色增强,让茅山文旅产业有“风景”更有“钱景”。沪宁沿江高铁的开通,为景区带来了12万的游客,带动了景区的发展。
高铁带来的不仅是客流量的增长,更推动文旅产品向多元化、品质化迭代升级。句容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旅游推广科科长潘源介绍,通过“高铁+旅游”模式创新,句容实现了从“过境游”到“深度游”的跨越,202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754.56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8.80亿元,同比增长15%。句容正依托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生态禀赋,借助高铁东风,加速向长三角知名的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迈进。下一步,句容持续深化特色产品开发与精准营销,进一步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持续释放“高铁经济”乘数效应。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伟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