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南京鼓楼这场论坛聚焦“AI+生物医药”,探寻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鼓轩 记者 杜雪迎)“AI+生物医药”可以为药物研发带来哪些新突破?近日,“AI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思享汇暨2025南京生物统计论坛”在南京鼓楼创新广场举办。120余位来自政府、高校、医院、企业等领域的专家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索AI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路径、新未来。

鼓楼区集聚了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7所涉医院校、53个相关专业,拥有生命健康领域基础研究和创新药研发的宝贵智力资源。还集聚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三级以上医院12家,占全市总量的43%;已备案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1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12家。近年来,鼓楼区全力打造生命健康成果转化“先行区”,推动驻区高校院所、医疗机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目前全区生命健康产业链企业近600家,先后涌现出以巨鲨医疗、海纳医药、瀚星信息等为代表的一批行业龙头和新锐。

鼓楼区委副书记、区长方靖在致辞中表示,新药研发是攀登生命科学高峰的“珠峰之路”。一种新药的成功上市,背后是平均10年的研发周期、10亿美元投入的惊人成本。临床试验正是药物研发的“生死关口”,其质量直接决定研发的成败。鼓楼依托区域高校科研资源丰富、医疗临床资源密集的独特优势,为药物临床试验、转化应用搭平台、建渠道,致力打通药物临床试验“关键一环”,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试验—成果转化”全链条生态。

南京医科大学GCP联盟自成立以来,已初步形成了医药创新研发及产业化全链条生态。活动上,举行了南京医科大学GCP联盟新增8家战略协作成员单位的授牌仪式。这不仅壮大了联盟的力量,完善了其在医药创新研发及产业化全链条的布局,更标志着鼓楼区在整合生物医药产业资源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鼓楼区将借助GCP联盟成员单位的专业优势和创新经验,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优势互补。

易迪希医药科技公司展示了AI在优化临床试验全流程方面的显著成效;中国药科大学介绍的数字孪生技术,为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供了新的途径……活动现场,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围绕“AI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展开了深入交流。从AI在药物研发各阶段的应用实践,到AI参与临床研究面临的伦理与监管挑战,再到高校如何培养适应AI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思路与方向。

本次活动搭建了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了AI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未来,鼓楼区将围绕“AI+生物医药”战略,搭建算力中心等平台,支持企业研发和大模型发展,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供图)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