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张宇
- 时间:2025-01-13 15:26:57
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 史童歌/文 刘畅/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月13日上午,南京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建邺区代表团全体会议现场,传来抑扬顿挫、韵味深长的吟诵声。吟诵者是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校长何义田,之所以在会场吟诵古诗,与他带来的建议有关。何义田建议,要积极引导“古诗词吟诵”进校园,让孩子们向古人学古文,在吟诵中感受古诗文韵律之美。
“2025南京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九大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有效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这个任务的第一条就明确了要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审议现场,何义田讲了一个故事,去年他和上海音乐学院指挥家戴路青在一次活动中有过交流。出生于南京、工作在上海的戴路青问他:“何校长,你是搞基础教育的,你认为我们南京人出门在外时的文化特征、文化定义是什么?”这一下把何义田给问住了,进而引发了他的思考。
何义田
“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瑰宝众多。其中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璀璨的文化瑰宝就是诗人们在金陵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作。比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刘禹锡的《乌衣巷》、杜牧的《泊秦淮》、王安石的《游钟山》等。”何义田说,文化创新必须靠文化传承,做好文化传承又与教育息息相关。他认为,南京人的文化印记要从小涵养。何义田此次建议“古诗词吟诵”进校园,正是为了推动南京少年儿童从小接受这方面教育,涵养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讲到这里,何义田现场吟诵起家喻户晓的《乌衣巷》,赢得阵阵掌声。“吟诵不仅是诗人创作的方式,也应该是古诗词学习的方式,这触及古诗词的本质规律。吟诵还可以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通过音调的变化,让作品更加生动,激发共鸣。”何义田补充说,这种将文字、声音和情感融合的表达方式,能够极大地增强古诗文的表现力。“同学们经过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古诗词、古诗文的学习,打着节拍吟诵,掌握古诗词基本的依字行腔、平长仄短、平低仄高的吟诵规律,让看起来枯燥无味的古文读起来更有生气,甚至会形成终生难忘的肌肉记忆。”
何义田说:“吟诵进校园将有助于改变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读背写抄默’这些一贯的教学方法,对中华古典文化的传承大有裨益。由此,让更多青少年通过吟诵,爱上古诗文、爱上汉语汉字、爱上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