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科技织梦,人文润心”2024教学节在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与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联合举办。来自深圳市高级中学创新高中、深圳市高级中学有为高中、深圳市高级中学文博高中、深圳市高级中学理慧高中、浙江省温州中学、江苏省盱眙中学和二十九中的近30名一线名师分别展示了区域共促课、“重构·融合”研究课、“双高”贯通课、学科融通课等创新的高中教学新样态。
区域共促、重构·融合……创新课堂令人大开眼界
此次教学节活动涉及学校各学科的课堂展示。其中,来自深圳市高级中学创新高中、深圳市高级中学有为高中、深圳市高级中学文博高中、深圳市高级中学理慧高中、浙江省温州中学、江苏省盱眙中学的6位名师和二十九中名师一起开设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的区域共促课。
二十九中语文教师薛倩倩是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获鼓楼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中学教育先进个人、教学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目前担任高二语文备课组组长。此次她和深圳市高级中学创新高中的何玲老师分别给高二年级的学生教授“项脊轩志”。她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关注空间中所蕴藏的个人情志,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本的学习热情。课后,薛倩倩和何玲老师进行了交流探讨。她告诉记者:“语文教无定法,我的课堂以空间变化的视角来看一个家族的人事变化,而何老师是通过文本细节的角度去体悟人的情感。”
二十九中化学教师张宁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南京市化学创新实验二等奖、鼓楼区青年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南京市基础教育精品课三等奖等荣誉,她和深圳市高级中学文博高中的王文博老师分别为高一的学生开设了一节“铝及其化合物”的区域共促课。围绕这一课题,课堂上,张宁带领学生通过设置真实情境,小组合作实验,问题引导式带领学生认识铝及其化合物,并通过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张宁就和王文博进行了沟通,最终双方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确定了课题、课堂实验、实验用品等,确保课堂更有针对性。
二十九中政治教师张悦是中学一级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此次她和江苏省盱眙中学的朱全敏老师为高一的学生带来了一节“世界的物质性”课程。张悦告诉记者:“这是一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型课程,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在环节架构上,从两个角度切入。纵向上,用问题串的方式串联课堂,每个环节抛出问题、得到回答、进行追问,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横向上,用物化生政史地6门学科的融通,铺开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的物质性原理的阐释,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上,高一(10)班政治课代表王墨言同学也走上讲台,分享了她在课前的思考,关于南京如何把握“机”遇,释放低空经济潜能的话题。她告诉记者,“我在课前准备时,想着如何结合当下的时事来探究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后来我选择了低空经济的这个热门话题,并了解了一些热门的新闻,我还特地查看了政府工作报告。”
现场,二十九中名师还带来了“重构·融合”研究课、“双高”贯通课、学科融通课等多种创新课堂。如6位二十九中名师开设了英语、历史、体育、生物等学科的“重构·融合”研究课,老师们结合此次教学节的主题,对自己的学科进行了重新思考,如何打破原来的教学模式,重构课堂;而“双高”贯通课则强调了高中和高校的有效衔接,以及知识的深度后延;学科融通课则强调了学科交叉知识的融通。
拓宽协同育人路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十九中副校长王承红表示,时代新人应兼具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既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又富有人文精神。学校期望通过此次活动与各兄弟学校共同探讨新时代新背景下的育人模式,在研讨交流和融合碰撞中,思考未来教育的发展,更好地走向未来。
王承红说:“数字化智能时代,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学校以高品质育人为目标,以卓越课程体系为依托,以融通课程为抓手,开展‘科技织梦,人文润心’的教学实践与探究研讨活动,通过问题导向下的跨学科知识应用,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科技和人文的跨学科课程,强化课程综合建设,优化协同载体;通过‘双高协同合作’和‘省内外中学合作共建’的探索,培育师资队伍,拓宽协同育人的路径,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讯员 陈光才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袁永红/文 施向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