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约62头!长江南京段江豚“摸底”,五年增长两成多


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 史童歌)春江水暖,在南京滨江地带,“江豚逐浪”、母子豚嬉戏的欢乐场景频频出现。3月9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情况。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62头,较2017年的约50头相比增长24%,主要分布在潜洲、大胜关长江大桥和子汇洲附近水域。

△南京潜洲水域附近发现母子豚 姜盟/摄

历时一年,首次全面资源调查“摸底”

“本次调查是2014年保护区设立以来的首次全面资源调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一级调研员张瑞忠介绍,由江苏省林业局指导,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组织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实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具体承担,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等高校和社会组织协作完成。

调查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开展,历经春、夏、秋、冬四季,调查范围覆盖保护区全域及附近水域(含洲滩)。调查内容包括保护区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长江江豚及生物资源的物种组成、生物学特征、资源量现状及时空变化,以及人类涉水活动等。

结合野外现场调查和数据整理分析工作,形成了《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报告》《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图谱》和《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图谱》。

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张俊介绍,未来保护区将每年做1次动态监测,每5年开展1次本底资源调查,持续开展保护区内的科研工作,为长江江豚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5年增长24%,长江江豚种群潜力良好

长江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

就在2月底,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其中干流约595头,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历史性转折。

经过多年悉心保护,“微笑天使”长江江豚成为南京的“新晋网红”和城市名片。结合全流域科考和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显示,2022年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62头,占干流长江江豚总数量的10.4%,是整个长江干流江豚分布密度最高的江段之一,长江江豚数量约为长江江苏段总数的一半。

△南京潜洲水域长江江豚嬉戏 姜盟/摄

“调查结果较2017年的约50头相比,增长24%,年均增长率4.4%。”据介绍,保护区内长江江豚呈聚集性分布,主要分布在潜洲、大胜关长江大桥和子汇洲附近水域,存在季节性差异,主要与生物资源量及人类涉水活动等因素相关。调查周期内观测到幼豚11头次,保护区长江江豚种群发展潜力良好。

“通过调查发现,保护区长江江豚栖息地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凯介绍,调查显示,保护区水体质量良好,水质总体指标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同时摸清了保护区内人类涉水活动现状,为有效开展长江江豚栖息地保护与科学管理打好基础。

胭脂鱼、长吻鮠……水生生物资源、湿地植物丰富

除了“微笑天使”,保护区内的其他水生生物资源也很丰富,分布有珍贵濒危物种。调查显示,保护区内分布有浮游植物183种,浮游动物54种,底栖动物58种,鱼类64种。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江豚外,另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胭脂鱼,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物种长身鳜及江苏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长吻鮠、鳗鲡、鳊等鱼类。

保护区及周边分布有多种陆生脊椎保护动物。调查数据显示,有两栖动物6种,爬行动物12种,鸟类147种,陆生哺乳动物9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胸鹀(w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獐和17种鸟类;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中华蟾蜍、黑斑侧褶蛙、金线侧褶蛙,乌梢蛇、赤链蛇、黑眉锦蛇及王锦蛇,赤腹松鼠、东北刺猬、黄鼬及猪獾和58种鸟类。

此外,保护区及周边还分布有较为丰富的湿地植物。调查数据显示,湿地植物共有392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分为4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和53个群系。包括水杉、银杏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莲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弘扬长江文化,讲好长江故事

南京是整个长江流域唯一在城区中心江段,能够近距离观赏到长江江豚自然群体的大城市。

近年来,南京出台《南京市长江江豚保护工作职责清单》,建立江豚保护长效协调机制;联合镇江、马鞍山共同颁布《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让协同保护长江江豚有法可依;在国内首创并应用长江江豚“水上-水下-岸线”综合监测技术,建立首个长江干流长江江豚原地应急救护体系,深入开展长江江豚活动习性和栖息地环境研究……一系列举措助力长江保护显成效。

下一步,南京将围绕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生态环境修复的先行示范区、水生动物保护区智慧管理技术标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样板三大目标,继续讲好南京的长江江豚保护故事。

△智慧防控系统

不再是“稀客”,江苏沿江“微笑天使”频现

除了南京,长江江苏段433公里,经过多年整治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江豚逐浪”的打卡地越来越多。

今年1月初,一名水鸟观察员在长江张家港段捕捉到江豚游弋的画面。

△长江扬州段三江营水域长江江豚嬉戏 马建军/摄

2月26日下午,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江豚观测员在长江扬州段三江营水域常态化江豚观测中,拍到长江江豚吐水的场景。“和以往观测到的长江江豚不一样,这头江豚特别活跃。出水的过程中,突然一条水柱从它口中喷出。吐完后江豚沉下水面,然后跃出水面再吐,非常调皮。”

△长江江豚吐水嬉戏 马建军/摄

除了成群嬉戏,还有不少母子豚频频出现 ,意味着野外环境中长江江豚自然繁殖情况良好。比如去年9月,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在长江南通段五山、长江镇江段扬中雷公岛等附近水域拍摄到江豚群,其中就有母子豚的身影。

今年3月5日,南通爱鸟摄影协会秘书长吴为民和摄影爱好者在长江边拍摄江豚时,首次拍到疑似怀孕的江豚妈妈跃出水面。据了解,长江江豚孕期一般为12个月,每胎产一仔,每年5—7月为分娩高峰期。

碧水东流,生机盎然,一起邂逅长江江豚的“微笑”吧。

现代快报+记者 卢河燕 史童歌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