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用方言说唱金陵,南京白局历经十年焕发新生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秦萱 记者 徐红艳 文 / 摄)坐着游船,导游在讲解过程中唱了一段南京白局;到甘熙故居、秦淮非遗馆参观,还有专场南京白局表演 …… 这个中秋假期出游,或许你就能与南京白局相遇。9 月 9 日," 喜迎党的二十大 南京白局这十年 " 成果展演在南京市工人文化宫举办。此次展演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白局十年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又是对南京和秦淮非遗工作成效的回顾与展望,更是吹响了走好南京白局未来十年保护传承路的号角。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白局的保护与传承永远是进行时,南京白局第二个中长期保护规划也将启动编制。



△ " 喜迎党的二十大 南京白局这十年 " 成果展演

今年是秦淮区《" 南京白局 " 十年中长期保护规划》编制 10 周年。十年间,从编制《" 南京白局 " 十年中长期保护规划》、出台《南京白局抢救性保护与传承的实施办法》、编撰出版《南京白局曲目选》《南京白局曲调选》图书、建成南京白局特色数字化档案,到成立传习社、建立校际联盟、设立南京白局传习基地、推动南京白局校园传承传播,南京白局与新时代同步,坚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初步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此次演出既有《机房苦》这样流传百年的传统经典,也有《丁香花开》《依然宁好》这样讴歌党、讴歌英雄、讴歌新时代的原创新编;既有一碗一筷一碟的传统座唱,也有说唱与街舞的流行混搭,伴奏乐器也呈现多样化;参演的既有徐春华、黄玲玲这样的老一辈南京白局代表性传承人,也有年轻一代的代表性传承人,还有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这些体现了南京白局一直在与时代同步,变得更加年轻,融入了日常生活,事业后继有人。

"10 年前,南京白局仅有 4 位传承人,包括徐春华、周慧琴、马敬华、黄玲玲等老一辈大咖,现在省市传承人加起来有 22 位,区级层面的传承人还有不少是 90 后。" 秦淮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科长张江信介绍,在继承人较少的背景下,10 年前要想听到一曲南京白局很有难度。而如今,甘熙故居、秦淮非遗馆等景点都有固定时间的南京白局演出,接下来还会将南京白局向更多小剧场进行推广。



△秦淮非遗这十年——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图片展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秦淮非遗这十年——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图片展》,以生动的图片、详实的文字,系统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秦淮区以 "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 为工作方针,以传承人为中心,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在保护工作制度化、传承工作平台化、发展振兴市场化、展示利用集约化、特色活动品牌化、项目保护数字化、非遗扶贫精准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当天活动的举办地南京工人文化宫与南京白局有着很深的渊源。1960 年,当时的市总工会主席夏冰流先生发起成立了南京白局剧团,开启了政府主导保护传承南京白局的复兴之路,剧团所在地就在南京工人文化宫。从那时起,南京白局一度复兴,一票难求,随后也曾再度遭受挫折,甚至逐渐销声匿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京白局迎来了复苏与发展。进入新时代,南京市、秦淮区及相关部门单位将南京白局列入非遗保护计划,使其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再现生机与活力。可以说,南京工人文化宫见证了南京白局的一段兴衰历史。

接下来,秦淮区将以启动编制南京白局第二个中长期保护规划为契机,从留住城市记忆、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加强对南京白局的系统研究;加大传承人队伍培养力度,守住南京白局的血脉;借力借势 " 文商旅 " 融合发展,让南京白局 " 有出路、有时长、有发展 ",让白局艺人 " 有收入、有尊严、有地位 ";加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提升文艺原创力,增强艺术感染力,让南京白局深度融入现代生活,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参与。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