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著名作家马伯庸受聘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顾问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文浩 王越 王颖 刘雨璇  记者 白雁)2022年8月27日晚,也是“壬寅年八月初一酉时”,著名作家马伯庸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报告厅开讲,吸引众多“粉丝”与文史爱好者前来聆听。讲座以“大历史中的普通人,普通人眼中的小历史”为题,为听众带来了一场缤纷多彩的文史盛宴。现场还举行了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顾问聘任仪式,南大文学院院长董晓向马伯庸颁发聘书。

△聘任仪式

马伯庸受聘为南雍学术顾问

讲座正式开始前,首先举行了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顾问聘任仪式。随后,主持人南京大学文学院童岭教授向听众们简要介绍了马伯庸的文学作品,以及本次讲座的主题。马伯庸对历史细节的处理十分到位,《长安十二时辰》等小说对于官职、器物等细节的描述都与史实相匹配,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普及与传播方面有很大影响力。讲座现场读者云集、座无虚席的盛况也让童岭教授不禁回想起2000年金庸先生来南大讲座时的情景。

△马伯庸在讲座现场


聘任仪式之后,马伯庸举办了以“大历史中的普通人,普通人眼中的小历史”为题的讲座,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细致生动的事例,触碰不同视角下的历史与文化,寻觅尘封史料中通往真实的缝隙。

△热心读者提问


讲座结束后,马伯庸对热心读者的提问一一作出回应。他说:“对于很多的意见,很多的观点,我保持的态度就是求同存异。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去尊重、宽容,同时坚定自己的方式,我觉得就够了。”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按照今天讲到的思路去寻找历史中更多有趣的东西。相信最终我们都会爱上中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对于历史和现实有更深的理解。”

马伯庸解读:如何从“外行人”的角度理解历史

如何给普通人讲历史?如何让更多人喜欢上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相对于专业学者,我们应该如何从“外行人”的角度理解历史?马伯庸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贯穿整场讲座,凝注着历史与人之间、“大”与“小”之间的张力。

△马伯庸


作为一个想了解历史的普通人,一定要关注细节,从“小历史”入手,寻找古今生活的联结点。为此,马伯庸首先讲了两个藏在敦煌史料中的小故事。大屏上展示着一张画满眼睛的练习草稿,和一份抄到一半的《兰亭集序》废卷。其实,这两份史料并没有太多学术价值,但我们可以从画匠略显生涩的笔触,以及写错的“亭”字旁边胡乱的涂写痕迹还原古人最真实的精神状态。马伯庸笑称,现代人也时常经历写到一半的文档因忘记保存而前功尽弃的情况,这就与敦煌抄经人之间产生了共鸣。

很多时候,从历史中小人物的角度出发,能够窥见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马伯庸用云梦泽出土秦简中的两封家书作为例子。这两封信属于微观历史,但又不仅仅只是“小历史”,还可以反照“大历史”的进程。信的内容很日常,只是围绕行军、寄钱等话题展开;但若是将这两封普通的信置于秦将李信率军攻打楚国淮阳的大背景下,不难推测两兄弟最后的悲剧命运。对此,马伯庸评论道:“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万骨枯’往往是我们感受不到的。但当我们把这两封信和秦统一六国的历史并读时,就能够从‘两骨枯’对于一个小家庭的冲击,推想出战争对千千万万普通人造成的伤害。”而普通人的感受合在一起,也能够代表历史真正的底层逻辑和动力所在。“就好比长江里的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长江。”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历史中的大人物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小我”的情感,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略。对于历史中大人物内心的柔软一面,马伯庸也独具慧眼。他说,哪怕是历经秦汉两代,独踞一方的南越王赵佗,年老时也只能在宫殿中移植枣树来怀念家乡河北,聊以自慰;哪怕是唐代著名的高僧玄奘,老来还乡时面对沦亡殆尽的亲友,面对父母荒芜已久的坟墓,也会有“情不自宁”之感。不管是皇帝赵佗还是高僧玄奘,都是历史中存在过的鲜活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和追求。如果我们能够从一些蛛丝马迹感受到这种细微柔软的情绪,那么对我们来说他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人物,而是一个能够让我们理解离我们很亲近的更立体的形象。讲到这里,马伯庸提起自己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也讲过玄奘返乡的故事,现场的工作人员在听完故事之后,纷纷去给自己远在家乡的父母打电话。其实讲历史最好的效果并不是学知识,而是让人们借助历史观照自己的内心,从而在当下的现实中做出选择。

学者探讨:小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历史书写的意义

当天现场的与谈环节,学者与作家展开对话,共同探讨小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历史书写的意义。

△董晓


南京大学文学院董晓教授指出,不同国别的作家都面临如何书写历史的问题,而单一的宏大叙事往往会淹没对个体命运的关照,这一点在许多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有着生动的体现。马伯庸能够从小人物的精神感受中折射出历史最真实的状态,跨越种种藩篱为微观个体发声,从而传达出更加宏大的精神力量,让读者真切感受历史,这是难能可贵的。

△徐兴无


南京大学高研院院长徐兴无教授则就文学历史叙事的意义展开发言:“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历史在本质上与文学没有差别,只要是叙事的历史,就是虚构,就是文学。马伯庸以真实的考古文物或在文物当中发现的真实细节为基础,根据自己对历史的研究和文学想象,还原了生动的场景,通过小人物折射悲欢离合,表达普遍而永恒的无可奈何之感。而文学了不起的地方在于让人们永远看到自己的局限性,看到自己的无可奈何,然后我们才能真正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文学让我们不虚伪,让这个世界更真实、更有力量。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副馆长尹磊肯定了马伯庸小说对长安学、中西交通史与中外关系史等相关研究的促进,并指出这是小说家与学界建立积极互动关系的一个案例。他还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呼吁更多年轻学者关注微观史学研究:“文史学者、小说家就应该像法国民间故事里的哥布林,他们喜欢关注具体的人的味道,去亲近真正的人。” 

△陈冬华


南京大学社科处处长陈冬华指出,不论是文学、历史还是经济学,其实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描写我们所认识的世界。“马伯庸激起了不少年轻同学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激情和热爱,他的作品时刻传达着中国是一个文化体,而不是一个疆域——这是一种为天下苍生的热爱。”

△出席嘉宾合照


主持人童岭总结说,从马伯庸的讲座中,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历史中间的“大”和“小”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大人物的行动固然影响历史进程,小人物的感受一样能折射出历史的大趋势;小人物的细微情感能够穿越时空与我们共鸣,大人物内心柔软的一面亦会让我们动容。


(编辑 余爽)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