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快快评 | 展映香港经典电影,致敬同一颗中国心

“相约香江·香港经典电影展映”如约而至。



  其核心意义非常明确: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进一步深化苏港文化交流合作,共同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故事、苏港合作共赢故事,持续深化苏港文化领域交流合作。一场影展,一场盛宴,一场精神时空的交融——前提是,这是两座中国电影热土的深度合作。

  近年来,香港经典电影在内地的展映,风气大开,不在话下。譬如,2022年1月、2020年11月,均有相应展映活动在上海和北京举办。这份展映地名单,还包括了重庆、济南等地。但揆诸此类活动,苏州打上的是特别的烙印。

  2021年10月,“2021年致敬经典·国际修复电影展”在苏州拉开大幕。这场全国唯一以修复为主题的影展,吸引了众多影迷。把视线拉长,2007年10月,香港经典电影回顾展亦在苏州开幕。经典港片展映在苏州,已然品牌化、平台化。

  在苏州的城市上空,香港经典电影的光与影,挥洒着今与昔的荣耀,恋恋不散,历久弥新。这份情缘,苏港两城在时间与记忆的交汇处,早已书就。

  《凤冠情事》《游园惊梦》等香港戏曲片均取材于苏州昆曲,《阮玲玉》《单身男女》等影片曾在苏州取景,刘嘉玲本是姑苏人家女儿……人们津津乐道的这些“交集”,指向的是电影内外挥之不去的文脉。

  无论是苏州姑娘的去,还是一位位香港老戏骨的来,个体奔走间展露的背影和笑脸,代表的不只是私人的体验,更是城市之间的唇齿相依、中国大地之上的血脉升华。你一边看着银幕上的悲欢离合,一边想着无数文化人的“十年磨一剑”,你定会发现,江南的雨巷丝竹,与东方之珠的海阔天空,共同激荡的是文明古国的文化河流。

  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腔,那些小桥和流水的叙事,那些由一代代电影人和文学家、音乐家、词作家合作诞生的经典片段,说到底,是一份文化共识、一份历史传承。在沧桑背景下所凝聚的关于中国文化的集体记忆,原来深藏在苏港两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以至于你一开口我便应和,你一道“沧海一声笑”我便拭泪忙。

  这就是为什么,当香港电影明星甄子丹在活动现场收获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精心准备的画作“1992版《新龙门客栈》中的曹少钦”时,甄子丹本人和万千网友都被感动不已的核心原因——这一甄子丹演绎过的经典角色,唤起的是精神层面的共鸣,在这幅浸染着传统技艺的画作面前,哪怕你一言不发,内心也早已为“大漠黄沙悲,戈壁英雄剑”的大气象震撼得“不知所措”。这哪里是一语“怀旧”就能概括的情绪?

  这就是为什么,当“修复电影”成为苏港文化交流中的最重要“名片”之一时,很多人都在第一时间买票支持的核心原因——电影修复,是将胶片时代的影片抢救、重现的项目,其意义近于古籍修复。业内人士说过,电影修复,有时比拍个电影还费劲。显然,在和胶片的尘封、腐烂速度赛跑的过程中,“修复家”们所倾注的,是一份责任心,更是一份独家秘笈乃至文化软实力。

  人心深处,对灿若星河的中国电影和电影英雄的凝望,对同一颗中国心的致敬,令人动容。我们走进影展,也走进文化宝库,走进“大槐树下”。

  “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这一宏大叙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写满了文化自信、文化使命。香港经典电影的频频展映,也是对这份自信和使命的深情烘托。

  是以,当我们把共同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故事的主题交给一场影展时,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流光飞舞”的印象,更是城市与城市用艺术之心碰撞出来的家国情感、世纪情怀。

  一场影展并不会因为时间的安排而“告终”,那些飞跃山河、直指人心的文化意象、爱国力量,在人间草木上熠熠生辉、经久不息。

  两地自由繁盛的经济,结出文化交流的“鲜果”。

  丰盈的电影叙事,归根结底,是经济叙事的必有内容。江苏一直位居全国最高票房收入省份的前两名,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是新江苏经济发展大势的内在反映。正如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所言,江苏发展得非常快,它的投资环境好、文化底蕴很深、每个人的素质都比较高,能够错位发展、互相配合,香港的现代服务业到江苏来绝对有发展的空间。

  十年来,江苏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令人瞩目。香港的绝代风华,亦在新江苏找到了扎根发展、携手前行的最佳方式。

  这是一场影展给我们带来的莫大启示。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编辑 李蔚蔚)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