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春分将至,神仙打架!这两档系列节目谁能惊艳出圈?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鸣)春分至,万物生。3月20日,即将迎来中国“二十四节气”里的春分。3月19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姊妹篇——“中国节气”系列节目首期《中国节气——春分奇遇记》将开阔上线,追寻中华文明的源头,解锁东方文化的密码。而浙江卫视也推出“中国好时节”系列,在春分之夜开播。文化节目大PK,真可谓“神仙打架”!

△河南卫视《中国节气——春分奇遇记》

全新形式演绎,“节气先生”讲述节气故事

“中国节气”系列节目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出圈团队倾力打造,今年计划将推出12期。如果说“中国节日”开创了“网剧+网综”的表达形式,而“中国节气”作为一个全新的主题,将用什么样 的形式来呈现呢?

二十四节气诞生于农耕时代,在过去指导农民农事活动,而在如今数字时代和科技时代,二十四节气对于今人的生活又有何意义?这也正是主创们希望“中国节气”系列节目能够深入探讨的。据了解,在进行项目策划时,主创多次探讨后,决定采用一个完全不同形式——以贴近时代生活的小而美、趣且新的戏剧故事表达节气的内涵和寓意。

“相较于传统节日而言,当代很多观众对于节气可能并不太了解和熟悉,所以做这一系列主题节目,首先要具有科普的性质,更为平实和直白的讲故事方式,能够更好地进行表达。”《中国节气——春分奇遇记》总导演陈雷透露,主创建构了一个“幻境空间”,幻境中的节气先生,以高于天地的独特视角观察斗转星移、时律流转,看人间变幻。这位“节气先生”将贯穿全年系列节目,通过宏观、微观等多纬度呈现出每个节气的来历和内涵。

△河南卫视《中国节气——春分奇遇记》拍摄现场 

“中国节气”系列节目采用古今人物“奇遇记”的形式展开每一期的故事,在奇遇中展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情,彰显节气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哲思,唤起今人共情和共鸣。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每一期节目时长大约为10分钟至15分钟,在《中国节气——春分奇遇记》中,最早编写记录二十四节气的西汉淮南王刘安将穿越到当下,与小男孩刘一旦相遇,共同完成一场“春分到,蛋儿俏”的科学实验。在节目中,将继续运用AI、XR等技术,丰富视觉呈现,融入一些节气传统民俗。节目结尾,也将有一首原创歌曲进行情感升华。

宋韵、节气为灵感,呈现江南人的风貌传承

浙江卫视“中国好时节”系列晚会则是纯粹以江南为文化背景的文化晚会。该系列晚会着力于呈现独属于江南文化的婉约与含蓄之美,以宋韵、节气为创作灵感,以“把节气过成节”为主题,挖掘并展现江南人从古至今在时令节气中的风貌传承。

△浙江卫视《“中国好时节”——春分篇》预告片截图

在《“中国好时节”——春分篇》官宣预告片中,青翠竹林间以瓷为器乐优雅演奏的少女,海浪翻滚中潇洒恣意舞剑的侠客,明媚晨光下身姿挺拔执扇而立的书生,点茶、立蛋、抚琴、纸鸢……无一不是江南人关于春分时节的仪式感。

据悉,片中露出的千手观音、钟声、长剑,则是节目埋下的伏笔,引发了观众关于晚会节目的热烈猜测与讨论。节目组介绍,春分晚会将抽象的情怀表达和具象的文化意象巧妙结合,当代科技与南宋传统平衡交融,令观众在江南精致的烟火气中体会到独属于中国的时节之美。

“神仙打架”!谁能惊艳出圈?

从立意到形式、文化内涵,浙江卫视“中国好时节”系列晚会与河南卫视“中国节气”系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围绕节气开展的文化类节目,二者谁或将更胜一筹?

从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再到重阳等,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奇妙游在2021年深挖传统文化内涵,《芙蓉池》《纸扇书生》《洛神赋》《龙门金刚》《墨舞中秋帖》等节目彰显文化自信,一次又一次以传统文化的实力输出惊艳出圈。因而,对此次河南卫视全新推出的“中国节气”系列,观众们自然是满眼期待。

△浙江卫视《“中国好时节”——春分篇》预告片截图

而浙江卫视“中国好时节”系列也是全力出击。此次即将在春分夜亮相的《“中国好时节”——春分篇》,晚会的亮点舞台之一——《千手观音》已经率先揭开部分神秘面纱。对于这个家喻户晓的舞蹈作品时隔17年的回归重现,“中国好时节”团队以春分的春祭民俗以及“昼夜等分,阴阳相衡”为灵感,选择将《千手观音》直接搬上西子湖面,以坐落于西湖岳湖景区的“印象西湖”为取景地,让舞蹈与江南春色融为一体。有情怀、有意境,拉满了观众的期待。

河南卫视能否再造“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爆款之势?浙江卫视能否火爆出圈?高低交由观众来评判。而文化类节目作为娱乐综艺圈里的一股清流,它的兴盛是可喜的。

(图片来源:河南卫视、浙江卫视)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