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温情浪漫!东大校友揭秘冬奥会开幕式“一鸽也不能少”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唐瑭 记者 李楠)2月4日,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开幕式表演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的浪漫”。科技与舞美的融合,为全球带来一场视觉盛宴。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就在开幕式的实时特效团队中,也有一抹靓丽的南京色彩。东南大学交通学院2012级校友马少典,负责现场2个节目渲染系统的规划与部署,以及特效渲染系统的调度指挥工作,集浪漫与温情于一身的《雪花》,就是出自马少典及其团队之手。


△《雪花》节目表演

冬奥会开幕式现场,在《致敬人民》中,滑冰运动员融入了多种舞蹈动作元素,在舞台上演绎出与雪浪搏击的逼真效果。在《雪花》里,600多名小朋友高举着和平鸽灯笼在舞台上自由嬉戏,脚下激发出的雪花紧密跟随,让全世界感受到童趣的真挚与浪漫,也感受着大国文化的气度与自信。


△《致敬人民》节目表演

实时特效团队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据介绍,“交互实时视频特效”通过摄像头捕捉人物的图像信息,输入到训练好的AI模型中分析位置和动态,再按照定好的规则通过算法进行实时渲染生成图画,投到人物的脚下,让地屏呈现出的舞美效果根据演员的动作不断变化,从而呈现出更加自由而灵动的作品。

有了实时交互技术的支撑,演员的动作不再需要严格地整齐划一,而是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随性地自由发挥。


△马少典

“感动常在!”聊起开幕式,马少典无比激动。“开幕式带给人的是一种持久的触动与震撼,即使从头到尾历经十多次大大小小的彩排,但每次观看,依然会有特别的感触。在各个部门的齐心协力之下,最终呈现的演出效果比以往任何一次彩排都更加完美,我非常欣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马少典介绍,节目从一年前开始筹备,到2021年6月份全面铺开,再到如今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作为交互实时特效团队的一员,他与节目的编创团队协作,不断碰撞思维的火花,从技术角度打磨着节目的艺术效果。


△马少典和团队合影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科毕业后,马少典跨考了北京电影学院,攻读电影声音专业。首次在冬奥会开幕式现场实现实时特效这项技术,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非常多,涉及的技能领域也错综复杂。本科期间在交通学院道桥专业的学习经历,也使得马少典在面对复杂的工程应用的时候,格外得心应手。在他所承担的工作当中,也真正体现了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

马少典指出,在半个多月以前,《雪花》这个节目还完全不是如今观众看到的这样。

“原本的节目设计是按照雪花图案收缩展开,孩子们按照规定的图形来摆阵列,配合地屏的视频画面诠释‘雪花飞舞’这一主题。”马少典说,有一次正巧交互系统在单独测试,小朋友们无意之中踏入到测试美术效果的区域当中,发现了脚下这种实时触发的神奇效果,开始自由自在地玩耍起来。

“就像是学校操场刚下了一场大雪,所有的小朋友都在雪地上开心地奔跑。那种无拘无束的童真与自由,触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而总导演也从这种交互技术中找到了他想表达的东西。”马少典回忆。


△一只“和平鸽”牵起另一只“和平鸽”

在和平鸽节目表演的尾声,原本要向中间奔跑的一只“小鸽子”似乎迷了路,一位姐姐牵着她回到了队列中间。“一鸽也不能少”成了大家心中的“神来一笔”。


△马少典在调度工作

马少典揭秘,这一环节的表演,源自于彩排中真实发生过的场景,大家看到这样的场景,感受到其中那份打动人的温情,便决定保留下来,作为该节目的收尾。(通讯员供图)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