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多年前,汉文帝刘恒驾崩,葬在灞水边,取陵园名:霸陵(也叫灞陵)。
1200多年前,李白写下“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诗词中的“灞陵”就是汉文帝刘恒的霸陵吗?
△ 霸陵陵区外景
这两天,西安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的消息冲上了热搜。网友们津津乐道的同时也发出疑问,李白真的就在汉文帝霸陵边送别?那霸陵在1200多年前就是网红打卡地呀!
除了霸陵,网友们还发现,霸陵所在的白鹿原和陈忠实小说《白鹿原》同名,这是同一个地方吗?“江村”和费孝通笔下的“江村”是同一个吗?
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为公众揭开谜底。
汉文帝霸陵vs李白笔下“灞陵”:是同一个
在李白留下的众多诗词中,提到“灞陵”的还不少。他在《灞陵行送别》中写道:“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又在《忆秦娥·箫声咽》中写道:“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真的在汉文帝霸陵边送别吗?答案是:李白的灞陵和汉文帝霸陵确实是同一个。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汉陵考古队副队长曹龙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汉文帝的霸陵和李白的灞陵,是同一个。汉文帝霸陵也写作灞陵。为何叫霸陵?是因为帝冢就在灞水边,位于塬上,又称霸陵原。事实上,霸陵原非常大,具体范围,目前还不得知。而李白笔下的灞陵是一个地域范围,并不是具体指帝冢。
“霸陵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人们经常在这里送别。”曹龙介绍说,汉文帝当年巡视霸陵建设工程时,指着霸陵北边的道路,对随行的慎夫人说,“此去邯郸道也。”因为慎夫人是邯郸人。汉文帝告诉她,这是去她家乡的道路。
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晓陆也表示,李白笔下的霸陵和汉文帝霸陵是同一个地域。他解释说,霸陵自古就非常有名。“汉唐一直到现在,霸陵都是交通要道。汉唐时期,从长安往东去洛阳,都在这里送别。”隋代在这里遍植杨柳,唐代又设立驿站,所以就成了送别的“打卡胜地”。
李白的“霸陵伤别”后来成了成语,比喻送客上路,黯然伤怀。
“因为是在灞水边,霸陵这个地带以前也叫灞上,还有灞桥等。”周晓陆说,历史上“鸿门宴”故事发生地,就在“灞上”附近,其实也是离霸陵陵园不很远。
而灞桥则有“灞桥折柳”“灞桥风雪”等典故。灞桥因灞水而来,原来也叫霸陵桥。“折柳”有送别的含义,因为“柳”和“留”是谐音;“风雪”也不是真的风雪,而是指风吹成堆的柳絮。
还有网友问,霸陵和霸气有关吗?周晓陆说,还真的有关系。灞水原来叫滋水,秦穆公时候改名,以彰显霸业。原来的灞水的“灞”是没有三点水的,后来才加了三点水。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现在西安市还有灞桥区。
江村大墓所在白鹿原vs陈忠实写的白鹿原:是同一个
这座之前被称为“江村大墓”的古代陵墓位于陕西西安以东白鹿原上的江村东侧。
根据《西安市志》记载,白鹿原位于灞河、浐河之间,因传说周平王迁都洛阳途中,曾见原上有白鹿游弋而得名。白鹿原长25公里,宽6~9公里,面积263平方公里,是西安境内最大的黄土台塬。
周晓陆解释说,“塬”也叫作“原”,是一种和黄土高原有关的特殊地理地貌,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主,甘肃以及河南西部也有部分。这种地貌的特点就是,靠近河边的地方形成高耸的断崖,从远处看就像延绵的山脉,可上了断崖之后,地表又是非常平坦。“原有几平方公里的,也有上百平方公里的,白鹿原算中等规模吧。”
那么,霸陵所在的白鹿原和陈忠实小说《白鹿原》是同一个地方吗?周晓陆说,陈忠实以霸陵原东侧的白鹿原作为小说背景,事情未必就在白鹿原上发生,但所借述的地名就是白鹿原,大致取了典型的关中历史地理背景吧。
曹龙也认为,陈忠实所述的白鹿原,就是指霸陵所在的白鹿原范围内。
霸陵“江村”vs费孝通的“江村”:不是同一个
江村大墓因其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办江村东,故有此称。根据当地一本研究白鹿原文化的专著《白鹿原春秋》中的记载,江村原名江家沟村,相传汉建宁年间,因江姓定居于沟坡而得名。
在此之前,人们最为熟悉的“江村”则是在江苏苏州。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以江苏吴江县开弦弓村(今苏州吴江区开弦弓村)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写成《江村经济》一书,对地处长江南岸的“江村”予以社会学和经济学专业角度的研究。在《江村经济》的前言中,费孝通解释称,当时把开弦弓村调查的资料整理成篇,并为该村提了个学名叫“江村”。
【链接】
汉文帝为什么不选祖陵咸阳原,却选了白鹿原?
西汉11位皇帝,其中9位都葬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为什么汉文帝却选在长安城东南的白鹿原呢?
“西汉帝陵基本都是皇帝生前就开始修,汉文帝刘恒稳定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就要考虑葬地的问题。”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汉陵考古队队长马永嬴介绍,皇帝陵埋葬的深度都比较深,一般在30米左右,对自然地理环境有要求,得找一个比较高的台原。
汉文帝为什么不选咸阳原?这要从他的母亲薄太后说起。在距离江村大墓向南两公里处,还有一座“亞”字形大墓,就是薄太后的“南陵”。当地有一种说法,把薄太后的南陵称为“望子冢”,它就静静伫立在霸陵的南方,也遥望咸阳方向的汉高祖长陵。考古队员对南陵西侧从南到北的三座外藏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在汉高祖时期,薄氏和汉文帝刘恒并不受宠,刘恒分封偏远的代国。刘恒成为皇帝之后,薄氏随之被尊为皇太后。当时吕后已经和高祖在长陵合葬,薄太后要想合葬只能降为嫔妃身份,这是孝子汉文帝不能接受的。于是他就效法前朝旧例,学秦昭襄王嬴稷,和母亲一起,离开祖陵区,别葬他处。
那他为什么选白鹿原?考虑当时的政治形势,汉初的政治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的匈奴和东方的六国旧贵族和异姓诸侯王,而皇陵的选址在当时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因为附设的陵邑可以发挥监控和防范的作用。“汉文帝即位时,其父兄以陵墓的形式已经在京城北侧建起了一个缓冲地带,但长安以东除了关中东部的函谷关、东南的武关之外,却再无屏障。一旦关隘陷落,京城即危在旦夕。”马永嬴讲道,所以,霸陵必须要选在长安以东,东西交通要道的咽喉部位。再看看白鹿原在哪呢?函谷道和武关道从旁经过,灞、浐两河相互,居高临下,兵家必争之地。
汉文帝考虑了个人情感因素。一来,刘恒与父亲刘邦本就关系疏远,不愿葬在刘邦身边;二来,他也怀念自己早年的封地代国,而霸陵旁的大道可以助他“魂归代国”。
马永嬴看来,霸陵的选址,是解决薄太后丧葬礼仪问题、防御东方诸侯政治需要和个人情感因素影响下的综合考量。
现代快报+记者 蔡梦莹 刘静妍 马壮壮 胡玉梅
- 南京
- 2021-12-15 22:15:31
- 南京
- 2021-12-15 21:18:59
- 南京
- 2021-12-15 21:17:43
- 南京
- 2021-12-15 21: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