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 文/摄)11月30日,南京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举行,对《南京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解读。规划部署了就业、社保、人才、劳动关系、人社公共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六个方面28项重点任务。现代快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南京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130万人。
【定目标】
涉及就业、社保、人才等,提出六个方面发展目标
南京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莅介绍,规划提出六个方面的发展目标。
首先是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规划中明确“十四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13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省定标准即5%左右。
牢牢兜住民生底线,规划要求健全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20万人、350万人、363万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保持在90%以上。
人才是最硬核的资源。规划提到将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竞争力。“十四五”期间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0万人,每万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1180人。
规划还提到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65%,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8%。完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制度和标准体系全面建立,人社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推动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以推动实现南京都市圈人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率先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形成南京都市圈人社事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在此基础上,从支撑主要目标实现、突出事业发展重点出发,规划围绕就业培训、社会保障、人才建设、劳动关系和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设定了20项主要发展目标指标。
【如何做】
安排六个方面任务举措,设置12个专栏
围绕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六个方面的任务举措。
在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方面,规划提出,坚持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协同发展导向,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拓展就业创业空间,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加强支持灵活就业的政策服务;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改革;统筹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和登记失业人员分级分类服务,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机制,统筹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制度;推进社会保险全民覆盖,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提升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推进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调整;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监管,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以扎实举措推进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宁保无忧”专项行动有效落实。
在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规划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评价机制,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重点支持青年大学生、海外留学人员来宁创新创业等。此外还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人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构建区域人社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等。
围绕上述任务举措,规划设置12个专栏,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应提出一批工程、计划和行动,概括为“3个4”,分别是:4项工程,即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工程、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工程、促进高层次人才集聚发展工程和技能人才培育壮大工程;4个计划,即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海内外青年人才宁聚计划、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和社保卡发行、应用计划;4大行动,即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伤预防五年提质行动、乡土人才建设行动及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行动。
- 南京
- 2021-11-30 14:04:31
- 南京
- 2021-11-30 14:03:41
- 南京
- 2021-11-30 14:02:51
- 南京
- 2021-11-30 14:01:00
- 南京
- 2021-11-30 13: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