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你知道如何用一根吸管,将一个瓶子提起来吗?你知道厨房里的任何一个物品,都能变成“乐器”吗?这是发生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亲子课程课堂中的一幕幕场景。10月30日,来自该校的100多名同学报名参加了该课程,他们与父母一起度过了一堂有趣又干货满满的课程。
5门亲子课同步开放,有家长说报名要“抢课”
据介绍,本学期亲子课程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迭代,多门课程同时开放,给予更多家庭参与的机会。当天,包括亲子阅读课程、音乐课程、美术课程、科学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在内的5门学科课程启动。现场一名家长说:“亲子课特别火,报名时,我们都关了家里所有需要网络的机器,只为了保证网络‘抢到'这节课。”
其中,最火爆的要属音乐亲子课程,有30名学生报名参与。老师们也将课堂从室内搬到了校园,橘子、香蕉、盘子“变身”乐器,家长和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用鼓掌的形式表现音乐的节奏,氛围感拉满!
更有趣的是,孩子们还分为三个小组,来到“花园里”“马路上”“厨房里”三种主题场景进行创意改编。比如,选择厨房的家庭,则是用锅碗瓢盆,跟着节奏,敲出动听的声音。
“非常难得和孩子有半天时间一起做游戏,用身边的工具来演奏也挺有趣。”四年级小朋友小周的爸爸说。
体验妈妈的孕期,综合实践课超感动
在美术课程中,孩子和家长们在校园取材。一片落叶、一根小草、一朵桂花……这些都成为他们画板上的元素。一幅幅精彩纷呈的创意手工画,将秋天的美和艺术的创想融合。
而最感动的则是亲子综合实践课程,这门课程是该校本学期新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在这堂课里,陪伴在所有孩子身边的都是妈妈。原来,这是一堂“孕期”体验课。孩子们在肚子里塞上了一个气球,体验行走、爬楼,就像妈妈怀孕时一样。
“太累了!”五年级(1)班的小张同学捧着肚子里的大气球,坐在了椅子上。“其实,妈妈怀孕时,远比同学们的体验更加辛苦。”在老师的引导下,小张的妈妈回忆起了怀孕时的事。“怀他的时候,我在上海工作,每天上班都要挤地铁。”
提起孕期的往事,妈妈们也打开了话匣子。三年级(2)班小林的妈妈说:“怀孕时每天吃不下饭,一吃就吐。”小林感慨:“以前也没听妈妈说过这些,听完之后特别心疼。妈妈,我爱你!”这样的互动,让家长和孩子们都感觉心里暖暖的。
△科学课程
科学课程是围绕最常见的“吸管”项目展开。如何提起有一定重量的瓶子?如何用吸管穿透土豆?这些问题都需要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开动脑筋,提出解决方案。现场,大家也在不断测试,经过多次失败才终于成功。参与课程的小杨爸爸说:“平时工作忙,这确实是个很好的机会,让亲子关系升温。”
后续将开发更多亲子课,加深亲子关系
“上学期开设的亲子课程非常受大家欢迎,这个学期,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多门亲子系列课程。”南师大附小仙鹤门分校校长赵敏告诉记者,“双减”背景下,在周末没有学科类培训班时,家长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是他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艺术、阅读、科学等系列课程,引导家长们学会在操场上、花园里、家里与孩子更好的相处。”
△ 南师大附小仙鹤门分校校长赵敏
据悉,该校的亲子课程将在本学期每个月开一次,每次开多门课程。“目前我们已经开发了8类课程,准备接下来每个月再增加1到2门课程,让学校所有的孩子及家庭都能加入进来。”
此外,每堂课结束后,学校还会让家长提出反馈。赵敏说:“如果家长对这门课程感受特别好,我们会延续开设。如果还有其他建议,我们也会继续开发新课程。”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李楠/文 王玉秋晨/摄 通讯员 刘芳菁
- 南京
- 2021-10-30 21:54:21
- 南京
- 2021-10-30 20:36:18
- 南京
- 2021-10-30 20:35:08
- 南京
- 2021-10-30 20: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