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徐州 > 民生 > 正文
徐州贾汪家风故事:点滴平凡小事,汇成文明之家

在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岐山村10组,有一个祖孙三代同堂的温馨大家庭。家庭成员互敬互爱、遇事共商、默契配合,用日复一日的平凡举动,书写着“文明之家”的动人篇章。


郭廷亮,1942年11月出生,退休教师,他的家庭是一个积极进取、崇尚文明、和睦和谐、相敬相爱的典范家庭,用平凡的生活书写着不平凡的家风故事。



书香门第育英才,三代传承树家风


郭廷亮投身教育事业几十载,妻子始终以无声的付出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成为他事业上最坚实的后盾。子女们个个尊老爱幼、孝顺和睦,不仅以高学历彰显学识修养,更在各自领域绽放光彩。


大女儿和二女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教育事业作为毕生追求。大女儿郭琳现任教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教20多年来,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赢得了优秀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巾帼优秀岗”等多项荣誉。她悉心指导、引领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为培养优秀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二女儿郭艳娟则接过了父亲的教育接力棒,任教于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岐山小学,她传承父亲的教育理念,为岐山村的孩子们播撒知识的种子,点亮他们求知的明灯。


三女儿和小儿子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勤恳上进、兢兢业业。孙辈们更是青出于蓝,2020年,两个孙子、孙女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天津大学和合肥大学。家庭聚会成为这个大家庭不变的旋律,子女们以身作则,孝敬父母,每逢节假日,一大家人总是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用行动诠释着“家和万事兴”的深刻内涵。


桑榆未晚霞满天,退而不休践初心


郭廷亮在教育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自1985年至2001年,他连续13年荣获区(县)、镇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从教38载,他将一生的精力和热情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学校管理及培养教师骨干等工作中,倾注了无数心血。即便退休,他也未曾停下奉献的脚步。郭廷亮有个习惯,有事没事总爱在学校各处转转。他常说:“我特别喜欢孩子,关心下一代是最好的老有所为。退休后还能继续为教育事业、乡村建设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心情特别舒畅,也觉得特别有意义。”


年过八旬的郭廷亮,还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担任岐山村十组组长期间,为改善岐山村卫生环境,积极参与乡村厕所改建工作;致力于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改建水渠和水电站,修整道路,忙碌的身影常常出现在田间地头。从调解村民矛盾到带领群众搞好农业生产,他兢兢业业,不计得失,为美丽乡村建设出力洒汗,任劳任怨。村庄道路建设、绿化美化、乡贤调解、红白理事等事务中,处处都能看到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忙碌的身影。


本应安享天伦之乐的郭廷亮,还将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到村志的编写中。他不辞辛劳,参与了村志的统筹策划、组织协调、走访调研、收集资料、撰写文稿、修订审核等工作,为村志的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更为岐山村留下了共同的“家谱”。


志愿服务暖乡邻,一家同心传美德


郭廷亮一家是岐山村公认的热心肠,真心待人、助人为乐早已成为这个家庭最鲜明的标签。当岐山村刚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时,他第一时间与家人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成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他用质朴的语言为村民开展接地气的理论宣讲,用生动的村史故事为孩子们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2022年,郭廷亮荣获“贾汪正能量 身边好榜样”称号后,又主动加入村里的“好榜样志愿服务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继续为乡亲们奉献余热。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老话,在郭廷亮一家身上得到了最鲜活的诠释。几十年来,郭廷亮始终是邻居们的主心骨,谁家遇到困难,他总第一时间到场,忙前忙后、出谋划策。一个炎热的夏天,同巷邻居因家庭特殊,每逢雨天屋顶便漏水不止。郭廷亮召集全家商议后,儿子立即送去修缮经费和物资,并联系本村工人协助完成修整。邻居望着忙碌的郭家父子,感动之情溢于言表。郭廷亮却总是淡然地说:“一个家庭和谐不算和谐,一个村和谐才算和谐。我们作为志愿者,就是要想方设法为大家做点实事,这样心里才踏实。”


郭廷亮家庭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其温馨和睦的氛围与积极向上的态度,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整个村庄。正如村民们所说:“郭老师一家的故事告诉我们,最感人的文明,就藏在日常的点滴里。”

郑阳 贾轩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