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10时,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徐州市重点民生工程——206国道徐州改线段工程与426省道京台高速贾汪互通连接线工程(以下简称徐州国省道206.426项目)全线建成通车,标志着徐州市第五环城交通干线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市路网进一步完善。
据了解,该项目里程约80.1千米,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起点位于铜山区利国镇南,先后上跨京台高速公路、连徐高速公路、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及104国道,下穿京沪高铁、连徐高铁及阚山电厂专用铁路,平交104国道、310国道、311国道及多条省道和县道,同时还跨越京杭运河、不老河、故黄河、房亭河及奎河等多条河道。施工环境复杂,交通组织及安全管理难度大,中国建筑抢抓机遇、高效统筹、创新思路,大干792个昼夜,完成十三届国际园林博览会配套路网提前通车任务,5个月实现大洞山隧道洞通,提前15天使104国道进入箱梁混凝土浇筑阶段。
2020年初,徐州从众多参与竞选的省会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承办权,主会场设在206国道项目东侧-吕梁风景区内,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部门全力保障园博会的顺利举办。206国道项目2标段大部分段落为本次国际园林博览会的配套路网,这意味着该路段要比计划工期提前半年通车。国省道206.426项目迅速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开展“大干一百天保通车”劳动竞赛,一线挂牌督办法,优化标段资源配置,标段负责人扎根现场,全体建设者上下一心,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奋战792个昼夜,在吕梁、赵疃、张集林场征拆困难等诸多不利条件下,圆满完成园博园配套路网段通车任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作为徐州域内第一高峰,横亘贾汪区的大洞山,从地理上分割出多个区块,各区块之间交通不畅,往往需要绕行,打通大洞山,建成对穿的两条隧道,将极大改善交通条件。然而,大洞山隧道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均为Ⅳ、Ⅴ级围岩,主要为膨胀性泥页岩、中风化灰岩、破碎中风化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存在崩塌、构造断裂、危岩、不稳定斜坡、岩溶及膨胀性软岩等不良地质。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项目进场后组织专家召开多次工法论证会及现场研讨会,最终确定了开挖方案:隧道出口主要为泥页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进洞,结合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情况,适实调整工法为三台阶法施工,隧道进口主要为破碎中风化岩,采用CD法进洞,结合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情况,适实调整工法为二台阶法施工。
针对膨胀性泥页岩雨水膨胀、自稳性差及破碎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存在溶洞的特点,项目严格按照设计进尺进行开挖并及时支护,做好洞内积水排除,同时为确保隧道安全及施工进度目标,隧道班组采取24小时施工制度,各道施工工序无缝连接,创造了5个月洞通的中建速度,确保了大洞山隧道年底通车的目标。
跨104大桥现浇箱梁是项目全线唯一一联现浇箱梁,是全线重要施工节点,且104国道为徐州市进出城的重要通道之一,交通流量大、疏解难度大、交通导改复杂。项目青年员工带头利用BIM建模技术对104国道交通导改进行模拟,通过道路模型与场景地形创建、方案布设、仿真模拟、三维交底等手段,顺利解决了建设中“信息杂、部署繁、讲解难”的交通导改难题,同时运用BIM技术科学便捷地优化了施工部署,提高施工效率,使得项目提前15天进入箱梁混凝土浇筑阶段。
在信息管控、科技立项、节能创效等方面,青年党员、团员积极献言献策,集思广益,不断通过完善施工方案,优化施工技术管理,在各工序中创新施工工艺,成效显著,节约了施工成本,其中5项实用新型专利更是获得授权。此外,项目先后荣获2018年度江苏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2019年度全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省级“示范工地(工程)”、2020年度江苏省公路水运平安工地建设省级“示范工地(工程)”、“2020年度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工程十佳项目”、2020年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品质工程”等荣誉。
徐州国省道206.426项目冲破重峦叠嶂,追随着万里流云,将徐州经济发展和徐州人腾飞的梦想伸向远方,它的建成将极大加强徐州市东部各片区之间的联系,推动全市旅游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推动都市区外围城镇化,也将进一步优化徐州市区域路网布局,巩固徐州市交通枢纽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更好更快地引导和支撑徐州区域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增强徐州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
张启迪 王志强
- 民生
- 2022-03-30 22:30:07
- 民生
- 2022-06-22 11:47:54
- 民生
- 2022-06-21 15:32:43
- 民生
- 2022-06-21 15: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