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至5月份,徐州市鼓楼区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发案量较去年同比下降44%,成功劝阻89名群众免于被骗,累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38万元……今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持续把打击治理通讯网络诈骗作为主要工作、摆到中心位置,坚持“打击+预防+宣传”三位一体齐发力,奏响反诈“三部曲”,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全链条重拳出击,奏响“从严打击”交响曲
3月18日,家住徐州市鼓楼区的周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快递公司的电话,对方称其快递丢失,要给予其赔偿。因为确实有份快递还没收到,周女士就按对方的要求一番操作,结果自己卡上的10万余元不见了。
意识到被骗,周女士赶紧到派出所报警。徐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王场派出所民警立即对涉案银行卡进行冻结,并对资金流和数据流进行梳理,很快发现钱款已经被转移至二级卡,民警又紧急冻结了二级卡,在犯罪嫌疑人还未来得及转移的情况下,将部分被骗钱款追回。
目前,先期追回的94200元已经发还给周女士,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为精准打击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徐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集中优势力量,持续重拳出击,实行“每案必盯”“每案必研”的工作制度,分管领导挂帅指挥案件侦破,同时充分发挥合成作战优势,最大限度提升打击质效,为群众挽回损失。
“侦办涉诈案时,从刑大、网安、情指、派出所抽调精锐警力组成专案组,形成信息研判、侦查打击、行动反馈的高效运行机制,对案件进行拓展关联、深度研判,组织集中抓捕,全力铲除犯罪团伙。”徐州鼓楼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刘勇昊介绍说,截至5月底,分局共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10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2名。
精准化预警劝阻,奏响“拦截防范”前奏曲
5月6日,鼓楼分局九里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反诈预警平台推送过来的信息:九里新苑小区居民李大妈通话异常,可能正在遭遇诈骗。接报后,民警立即与李大妈联系,但其电话已打不通。
“李大妈可能与诈骗分子一直保持通话。”为避免群众被骗,值班民警一边继续用电话联系,一边火速驱车前往李大妈家中。大约5分钟后,民警找到了李大妈,成功拦截一起养老诈骗,避免了3万元的经济损失。
预警劝阻是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的有效措施。鼓楼分局持续抓好预警体系建设,完善优化预警劝阻工作机制,构建了预警下达、落地劝阻、反馈录入、汇总分析的闭环管理,不断提升预警的范围和精度,及时发现潜在受害群众,必要时按规定对受害人的银行卡、电话卡等采取临时性的保护措施;建立涉诈重点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摸清辖区涉诈重点人员底数,逐人建立完善档案信息,落实分级分类管控措施。
“精准‘预警+劝阻’,才能让群众在给骗子转钱的路上悬崖勒马,守住‘钱袋子’。我们组建了民警辅警、网格员、志愿者等多层次的社会防诈矩阵,通过电话、短信、上门等方式,对潜在受害人进行预警劝阻,有效防止诈骗案件发生。”徐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反诈中心民警王海说,今年1-5月,分局反诈中心累计拨打劝阻电话100余次,发送预警短信45条,精准预警劝阻89起潜在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38万元,有效维护了辖区群众的财产安全。
立体化宣传体系,奏响“全民反诈”协奏曲
“大妈,小恩小惠是陷阱,不要贪图小便宜。可得守紧自己的‘钱袋子’。”“大爷,请耽误您几分钟听一听反诈宣传。假借专家义诊、承诺高额回报、免费旅游,这都是诱骗咱的常见手段。”针对老年人的养生、养老、保险、理财骗局越来越多,形式和手段花样百出,5月27日,鼓楼分局丰财派出所组织全体社区民警、辅警下沉社区,给群众讲解养老诈骗典型案例、发放反诈宣传手册,帮助老年人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守好“养老钱”。
“防范胜于打击,少发案胜于多破案”。为提高群众防骗识诈的能力和积极主动提供违法犯罪线索的意识,鼓楼分局在宣传上持续发力,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海报、定期举办宣传讲座、积极推进“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安装使用等方式使反诈宣传深入民心。
除了线下宣传,反诈民警们还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依托微信群、QQ群等社交软件开展线上宣传,及时发布自制的反诈宣传视频、通讯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反诈防常识等,确保反诈宣传全覆盖、不留死角。
今年以来,鼓楼分局投放宣传警力500余人次,发放反诈宣传资料8万余份,张贴宣传海报6千余张;举办宣传讲座5次,惠及在校师生2万余人;在各微信群推送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相关链接200余条,阅读量达数万次。
王岩
- 民生
- 2022-03-30 22:30:07
- 民生
- 2022-05-31 17:10:53
- 民生
- 2022-05-31 17:09:14
- 民生
- 2022-05-31 16: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