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首页 > 快报聚焦 > 正文
200年前的江苏,在古地图里“复原”


地图是什么?

是画,是GPS,是乡愁……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在三江学院历史与文化地图研究院的教授许盘清看来,一张地图,代表了一座城市的记忆。


图片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盘清收藏了上万张中外古地图,品类众多。“地图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许盘清说。

从2020年开始,许盘清带领的团队,正在做一件事:外国所绘江苏古旧地图整理与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和梳理,用地图的形式“复原”200年前的江苏。

从收藏地图到为城市留住记忆

许盘清的办公室里,所见都是地图。墙上贴着地图,办公桌上摆满地图。

有的地图被他小心翼翼叠放在一起,装进特制的“地图桶子”里。

“这些地图都是我收藏的。”许盘清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实打实的地图迷。

北京的潘家园,南京的水木秦淮……到处都留下了许盘清寻觅地图的身影。“那些古旧书摊摊主都认识我,一看到我就说‘那个收地图的又来了’!”说起地图,许盘清眼里闪烁着光芒。


图片


很多人觉得,地图上的线条数字复杂难懂,看久了就头晕,但许盘清却能一看一整天。他说:“地图上的等高线,我连续盯着看5分钟以后,等高线就变成山脉一样慢慢向我走来,妙不可言。”


图片


30多年来,许盘清收藏了上万张地图。他逐渐发现,不仅有中国人绘制的地图,还有不少是外国人绘制的中国地图。

“从马可波罗游记开始,到后面的大航海时代,西方人逐渐发现中国有许多宝藏,所以从早期的葡萄牙、荷兰到后来的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就陆续到我们国家来,绘制了不少地图。”团队中的潘虹介绍。

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许盘清萌发了一个念头:为城市留住记忆。2020年开始,他和团队一起,甄选出了200多幅外国人绘制的江苏地图。这些地图来自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或古旧商店,通过它们,200多年前外国人眼中江苏的面貌渐渐展现出来。

南京第一张有经纬度的地图什么样?

地图上简简单单的几串数字,几条线条,都是一座城市写下的专属密码。有的代表历史,有的唤醒记忆,是城市和我们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面前这张彩色的《江宁府城图》,有比例尺,并标明坐标北和南京城的经纬度,即北纬32º3′41〃,经度标注了两种,分别从格林威治和巴黎天文台两地起算的南京经度。格林威治标准为118º46′55〃,巴黎标准为116º26′41〃。

西方人发明了利用经纬度来表示准确地点的方法,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空前繁荣,经纬度的概念在那时传入中国。

潘虹介绍,这张由法国传教士方殿华绘制于1898年的地图,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南京坐标地图。

图上还清楚地标出了南京城郭、道路、山湖、建筑物、寺庙等位置,地名标注以中文为主、法文为辅。


图片


当时,方殿华在被派往南京石鼓路天主堂布道期间,产生了研究这座中国古都的巨大热情。传教之余,他的足迹踏遍南京城,做笔记、绘草图、拍照片,也就绘制了这张地图。


图片


仔细观察这张地图,还可以看到,图上有一条条的红色虚线和黑色实线,根据图注可知,这些线条表示在作者看来与欧洲相似的现代化“马路”。另外,图中还有一条“马路”被特别标明,西起下关码头,东至城内都署西侧,这条马路就是1895年张之洞所建的南京第一条近代马路——江宁马路。

200年前,苏州古城河道怎么分布?

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水是它的生命。200年前,在铁路、公路尚未出现之前,河道是苏州与外地保持联系的主要交通通道。

如今的苏州水系以太湖为中心,支流有胥江、越来溪、横塘、山塘、葑溪等,湖泊有石湖、金鸡湖、阳澄湖、淀山湖等。

那200年前,苏州古城的河道又是怎样分布的?

许盘清展示了一张来源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中英双语地图《苏境新测图》,在这张图里可以找到答案。从图下方的注文中,可以知道这幅地图是苏州关帮办福开森经近两年实测,于1901年完成的。


图片


在这张图里,正中间是苏州城,像是一个心脏,而河道就是心脏周围分布的血管和神经,足以看出苏州城在当时的江南贸易交往中,处在一个重要地位。

整张图东至唯亭,西至藏书、胥口,北至陆墓,南至吴江三里桥,详细地记录了当时苏州古城外河道、湖泊分布与流向。从中可以看出,大运河不是从城墙之南,而是从盘门南或东南面的五龙桥和宝带桥流过。

军事海图上,为什么会有一座宝塔?

潘虹介绍:“鸦片战争后期,英国出于对中国进行海上入侵和经济掠夺的需要,测量和绘制中国沿海海域、港湾航道的航海图及内陆江河的航道图。”

在许盘清的收藏中,就有一张英国海道测量局测绘的扬子江,这张图展示了长江下游的全貌,通往上海的通道清晰可见。在地图上,上海(标注为“SHANGHAE”)标注于“吴淞江(苏州河)”岸边。


图片


图中,标注出了河段上的炮台,包括一处配置有49门火炮的炮台群。此外,16门火炮和36门火炮的炮台群守卫着河流的下游,河流通往长江的入口则由一处165门火炮的炮台群和一个单独的堡垒守卫。

如此详尽地标注每一处炮台,无疑是为了实际作战时,能根据这张海图进行部署。

在这张海图的左下角,另辟出一块地方,画着一张插图,图中是一座大型宝塔,也就是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这张图画风精美,在炮台遍布的军事海图中,显得“画风突变”。图中绘制的是塔的南面,不仅如此,还详细标注了琉璃塔的高度信息,地上260英尺(约79米),地下10英尺(约3米)。


图片


一张用于作战的军事图,为什么要费心思把这座琉璃塔画在旁边?

潘虹猜测,这体现了当时外国人对于中国奇观的好奇和想要深入了解的欲望。潘虹说:“中国最早的拉丁语是Sina,秦的意思,后来改成了China。由于西方人不知陶瓷为何物,价格高于黄金,所以借用了China。外国人把大报恩寺琉璃塔称为‘瓷塔’,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大报恩寺琉璃塔在国外的知名度相当高。”

在外人眼里,收集、整理古地图或许是枯燥的。但在许盘清看来,把外国人绘制的江苏古地图结集成册,既有文献学的意义,又可以推动江苏地方文化史的研究。

很多文化遗产都在古地图上显示出来,“很久以前,哪条街巷在哪里,又是什么样子,通过古地图的形式,可以把它们复原出来。”

沧海桑田,河流街道都在岁月中变迁,这些变化久远在历史里。如何感知和唤醒城市记忆?这些古地图将答案引向更深处。

文|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裴诗语

图|现代快报+记者 钱念秋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现代快报+记者 钱念秋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