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邗礁轩)2023年初以来,扬州市邗江区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减负不动摇,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教育,让中小学、幼儿园孩子们玩转“幸福教育”魔方。
“魔术”般神奇的实验引导孩子探究
大气环流运动轨迹你见过吗?如果把干冰放在肥皂液里会发生什么?近日,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园里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节拉近了孩子们与自然科学的距离,扬州大学、扬州市科技馆等多家单位走进校园,让孩子们在“有趣有料”的项目中嗨翻天。
留心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思考时时会有发现。在学校操场上,来自扬州大学的学生给科技“小萌新”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学表演秀”。大同学们用洗洁精水将手浸湿,拂去泡沫,再将手掌点燃,即刻便燃起了火苗,但手却没有被烧伤或者烫伤。“魔术”般神奇的实验引得现场一阵惊呼。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陈嘉阳向弟弟妹妹们介绍了自己的科技发明心得,鼓励大家做科技逐梦、探究创新的小主人。
该校校长缪永留表示,知识本身并不枯燥,教师要做的是灵活运用教学法,让孩子在快乐中观察,在参与中思考,总结规律。这样主动的学习,会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据介绍,近年来,邗江区聚焦“‘双减’作业减负,科学教育提质”,针对科学教育实际问题,从优化顶层设计入手,将科技类课后服务开设情况纳入年终考评,强化科技类课程开设比例、学生参与数、专业教师培养等指标,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全区采用“双面绣”加快培养骨干教师,一方面由教育局职能科室牵头,组织科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培训,遴选培养教学骨干;一方面由区科学、技术、教育、艺术、数学名师工作室统筹,开展课后服务实践,不断优化调整科学教育实践。为完善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全区成立“中小学12年科创联盟”,对科技特长学生开展全学段跟踪式培养,为其打通完整成长通道。
“沉浸式”阅读与体验,带给孩子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学们,欢迎参加‘一起读语文’活动,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篇散文。”秋日艳阳中,教室窗明几净,梅岭小学西区校教师白姣面如满月,声若银铃:“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一望过去,满眼绿色,无遮无拦。今天,我们用声音留下这一碧万顷的绿,一起来聆听作品《草原》……”
《草原》是老舍先生的散文,文质兼美。作者用清新的笔触,记叙了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蒙汉情深扑面而来。“我好像看到了草原上飞驰的骏马,听到悠扬的马头琴声。‘沉浸式’阅读与体验让我们身临其境。”学生表示,听了这样一节课,真切感受到幸福教育在“敲门”,足不出户也能体验到大草原的风情。
邗江区美琪学校依托扬州市“五个一百工程"阅读工程,积极推进“做有根的中国人"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围绕课程标准,针对学生认知需求,精心打造有扬州特色的经典读本,实现经典诵读有读本、有课程、有指导、有活动。学校已初步形成“书香课程”阅读模式。“经典晨诵”,每日之始,开启美好;“午间雅读”,开拓视野,与名著对话;“师生共读”,教学相长,其乐融融;“亲子共读”增进情感,培养习惯;“读写链接”相得益彰,共同发展;“阅读沙龙”,沐浴墨香,分享心得;“故事妈妈进校园”加强沟通,分享快乐;数学智能,阅读数理,链接思维;英语阅读,自创表演,妙趣横生……
聚合多方资源,倾力打造“幸福教育”强磁场
师生共读一篇名篇经典,父子齐听一场音乐会,母亲放下手头工作,浮生偷得半日闲,和孩子一起来到种植园,共赴一场亲子采摘活动……在邗江区中小学、幼儿园,像这样的“幸福教育”场景已司空见惯。
“发挥义务教育的师资力量,聚合家庭、社会义工、专业人士的资源,倾力打造‘幸福教育’强磁场,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邗江区教育局局长杜成智如此概括“幸福教育”内涵。与课堂减负并行,与知识灌输相得益彰。全区教育正坚持“四个优化”,深度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各中小学、幼儿园继续构建以“幸福教育”为引领,以“非遗进校园”、科学、技术、教育、艺术、数学名师工作室、童子功修身行动、微型德育课、新劳动教育等项目为重点,打造区域教育精品品牌;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推进课堂改革、优化教育科研。
杜成智表示,今后一段时期,全区将围绕“建设幸福教育首善之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深化教育改革与实践,围绕“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公平而有质量”“双减”等,研究解决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实施项目实验和成果推广,着力建设幸福教育升级版。(通讯员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