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汛期后,灌云县图河镇红旗小河闸与红旗大沟闸的险情同步进入该镇人大监督视野。小河闸启闭机异响刺耳,闸墩混凝土成片剥落;大沟闸液压系统渗漏严重,闸门开合卡顿。两闸共有的河道淤积问题,导致下游水流不畅,影响农田排灌。面对双重困境,图河人大启动双闸联动维修专项监督。
镇人大组建联合调研组,水利站专员带队同步踏勘两闸:用裂缝测宽仪扫描闸体结构,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建立对比模型,调取近十年水文记录分析淤积规律。技术报告清晰划定维修边界:小河闸重点更换机电设备及闸墩加固,大沟闸主攻液压系统改造与闸门修复,两闸共享河道清淤工程。这份“一闸一策”方案成为施工指南。
面对总预算缺口,人大打出监督组合拳:在镇人代会上,代表以闸体钢筋锈蚀照片为证,质询维修资金安排;通过市县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推动两闸维修纳入县水利应急项目。三个月内促成资金落地。特别设立资金共管账户,人大代表每月核查流水。
技术监督贯穿全程。由7名专业代表组成的监督组实施“双线作战”:在小河闸工地,紧盯启闭机安装过程,激光校准轨道精度至0.3毫米;在大沟闸现场,全程见证液压系统压力测试,三次叫停密封件更换工艺。清淤工程创新采用“代表+村民”监督模式,无人机航测复核疏浚深度。累计发出整改通知书6份,推动1项关键工艺升级,使得大沟闸启闭速度提升50%。
两闸维修工程凝结着图河人大的监督实效:从资金精准落地,到6份整改令推动技术升级;从激光校准的0.3毫米精度,到无人机复核的清淤深度—代表们用专业监督重塑河流安全体系。当双闸齿轮严丝合缝转动,当清流滋润阡陌,图河大地见证:人大监督的力量,正在每一个闸门开合间转化为惠民安澜的坚实屏障。
通讯员 靳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