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连云港赣榆:数字赋能“智慧住建”增效惠民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晓宇 通讯员 张永进 于雪)8月3日晚,连云港市赣榆区金海路与海城路交叉路口智慧斑马线有序变换红绿色彩,智慧路灯杆、智能站台、路口微波车检器等便民服务设施相融互动,保证了人流车流通行效率最高、排队时间最短,呈现一派人、车、路、环境和谐统一的景象。赣榆区大力贯彻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以“数据集合、系统整合、功能融合”,串联起住房和城乡建设各环节业务,实现了行业数据全共享、业务全协同、服务全上网,开辟了“智慧住建”增效惠民新境界。

“一屏智监”,让管理数据“活起来”

“去年以来,我们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利用在建项目落图成果,全面连接项目施工现场质安监等各类数据,实现了城区38个建设项目安全监管、扬尘监测、视频监控等“一屏统揽”,打造更安全、更智慧的4D升级版智慧工地。”区住建局副局长张晓说。该区在建筑工地创新推广使用“安全之光、安全之声、安全之眼、安全之网”4个智慧模块,无死角监控、全过程识别安全隐患、监控建筑扬尘。截至目前,已完成17个智慧工地标准化创建、3个升级版智慧工地示范创建,实现了城区房地产开发项目智慧工地标准化建设、政府投资项目升级版智慧工地建设“两个全覆盖”。在住建局建筑项目监控中心远程监控大屏看到,全区每个在建工地呈现点状。每个点还会呈现红绿黄等不同颜色。“这反映了工地现场的空气质量”,质监站负责人张永和介绍,监控中心通过智能分析,可针对在建工地的扬尘、人员在岗等进行及时监测上报。在大屏上,张永和随机选择了一处在建楼盘项目,反映PM2.5、温度、扬尘等参数的码表便出现在屏幕;点击“视频查看”选项,屏幕又适时出现该项目工地出入口的监控画面,施工管理人员在岗、工人刷卡进出工地、有无戴安全帽、工地整洁度等情况一目了然,犹如在现场一样。今年以来,该区还出台智慧工地建设激励政策,鼓励建筑企业创新数字建设,其中棠樾、云顶苑2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场地平整阶段创新使用地面抹平、整平机器人,保证了施工精度的同时,大大提升施工效率。

该区还通过数据整理,完善融通4个监管系统,丰富拓展“一屏智监”。推行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全覆盖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50个,为5166名建筑工人提供工资支付保障,从源头根治欠薪。开设房地产资金监管、房地产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和管控房地产开发项目预(销)售、监管资金的缴存和拨付等风险,实现房地产交易“一户一档”数字化跟踪管理,给房地产市场总量分析、趋势研判、精准分析及项目研判等提供数据支撑。新上既有房屋建筑排查整治系统,实现了隐患排查、评估鉴定、危房整治、动态巡查等信息化管理。运行瓶装液化气安全监管系统,按照“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要求,登记液化气钢瓶 36.5万只、瓶装液化气用户 7.5 万户,全区9家瓶装燃气企业全部接入监管系统,有力助推了城市精细化管理。

“一链慧治”,让数字市政“更精准”

数字市政展示了排水、污水、道路等项目全链条信息,得以让全区污排水和道路监控管维更精准。目前,全长7.3公里的金海路智慧交通建设按照“全天候通行、全路段感知、全过程管控”的目标要求,智慧斑马线、路口微波车检器、智慧路灯杆及27个智慧站台等服务设施全部上线运行,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智能化诊断交通问题、控制优化信号、调优信号方案、评价控制效果、降效分析报警,确保人、车、路、环境和谐统一。

如果说智慧交通实现了“神眼监控、智能便民”,那么污水排水检测系统就是“监测仪”,它连接着地下管线的“内脏”和“血管”……实时掌握和及时发现一些“看不见”的隐患。该区新上的GIS智慧排水监测系统,选取14处涝积点及闸口安装液位监测、流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预警,及时将信息传输到数据中心,帮助管养单位动态了解管网运行情况和变化规律,及时发现管网淤堵、污水溢流等现象,以便快速精准做出管道疏通、排涝防汛响应。同时,新上污水处理监测信息化系统,对全区11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重点部位实行全天候、全过程、全自动的在线精准监测,保证了各项指标达标,给市政设施运行管理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市政道路改造新建、滨海特色风貌塑造等,开展智慧交通专项设计,逐步配套安装智慧井盖,构建智慧交通信息系统;并积极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和城市地下管网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数字市政品质。”该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

“一网通办”,让住建优服“高效能”

该区主动融入省市“放管服”改革,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采用网上申报、不见面审批等方式,推陈出新“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等便民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政务服务清单事项全流程线上办理、电子化审批,企业资质、人员资格电子证照覆盖率达到100%。该区住建局还牵头推进工程审批制度改革,会同相关部门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在新行政服务大厅设立工改审批专区,将涉及工改审批部门按审批流程设立综合窗口,实现从项目立项、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服务大厅,全流程在线审批,并探索推行工业项目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等服务措施,提高了并联审批效率,彻底解决“前店后坊”和企业“两头跑”问题。连云港利城园区开发有限公司的董先生通过“一站式”服务,仅用 1个小时就取到了竣工验收备案证。他高兴地说:“开办企业再也不用到各个部门跑手续了,现在都能在网上办理,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成本和时间。这真正为我们基层企业办实事、办好事啊!”

下一步,该区将在实现业务工作信息化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系统整合、数据关联和场景应用,重点围绕助力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安全监管等方面,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