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金湖:特色水稻产业拓展增收空间

现代快报讯 今年以来,淮安市金湖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高度重视水稻产业建设工作,构建了涵盖前端研发、育种,中端种植、加工到后端销售、体验、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展的水稻全产业链。目前,该县水稻产业加工产值27.9亿元,加工转化率达72.8%,共有市级以上粮食加工龙头企业11家,水稻产业专业合作社126家,水稻种植200亩以上规模种植户468户。

强化“一业引领”,做大做强水稻特色产业。该县杂交稻制种工作起步较早,是全国首批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国家杂交水稻制种大县。2021年获得每年3000万元、连续五年累计1.5亿的奖励资金,目前“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完善,建成杂交水稻制种基地3万亩,种业总产值2.4亿元,位居江苏省前列。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50.9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1.25万亩,建设泵站169座,新建渠系配套建筑物1204座,衬砌防渗渠道71.04公里,铺设水泥路196.56公里。2021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58万亩,单产可达600公斤,总产可达34.8万吨。

持续“双管连接”,把农民嵌入产业链。抓好农技培训、社会化服务两个关键,保证农民掌握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实现生产与加工无缝对接,实现农民致富增收。技能培训一体化,联农带农效应显著。强化农民技能在经营主体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培训职业农民1.13万人,带动广大农户踏上增收致富之路。推广农技耘APP大数据平台,现注册用户近万名,开通“农技耘-金湖频道”,为全县广大农户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对水稻实际生产者和水稻市场化收购企业予以补贴,鼓励引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稳定和扩大稻谷生产,通过直接将补贴发放至农户手中,切实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增加农户种植优质水稻的积极性。

抓住“三个环节”,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该县依据当地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构建县企共建产业链、补齐育制种短板、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狠抓制种规范化。组织编制《金湖县制种大县发展规划(2021-2025)》和《2021年度制种大县项目实施方案》,推动产业基地建设与种业龙头企业融合,达到做优基地与做强企业同步发展。强化产品品牌化,积极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创建省级绿色优质水稻基地37.68万亩,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面积7.5万亩。在充分挖掘农耕文化、饮食文化、人文历史、产业特色的基础上,创成覆盖全县域、全品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鲜美金湖”,出台品牌标识使用管理办法,水稻产业注册“鲜美金湖”商标22件。

(金农宣)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