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丨清江浦区柳树湾街道西郊社区:努力让老旧小区居民生活品质“节节高”

现代快报讯 初冬时节,走进淮安市清江浦区柳树湾街道西郊社区清河嘉园小区,平坦宽阔的路面、干净整洁的环境、停放整齐有序的车辆、文化氛围浓郁的标识牌……“路变好了,垃圾变少了,绿化变美了,住得更舒心了!”谈起居住环境的变化,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连日来,柳树湾街道西郊社区紧紧抓住市领导挂钩助创契机,以打造清江浦文明典范小区为目标,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推进辖区内清河嘉园、大河新城等小区问题整改,从硬件提升到软件加持双向发力,妥善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有了质的提升。

改造“狗啃路”,让“忧居”变“优居”

“原先小区的路很不好,破损非常严重,坑坑洼洼的像‘狗啃的一样’。”清河嘉园10号楼居民张素平告诉记者,楼道里常年堆满垃圾杂物,小区路灯年久失修,到了晚上都没人愿意出来散步。

清河嘉园小区共有21栋楼,总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共有居民730户。2008年交付以来,道路和基础设施破损严重,再加上长期没有物业管理,成为“三不管”小区的典型。

自整改行动开展以来,西郊社区积极推进清河嘉园小区主干道路提升改造工程。10月29日正式开始施工,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主干道路沥青路面铺设,彻底解决了“小区无好路”的问题。

“在铺设道路期间,我们完成了雨污水管道的预埋,让主干道路快速具备通车能力,不影响居民正常通行。同时社区党总支专门组建了一支13人的物业服务团队,实行包干制度,常态化维护小区内的基础环境,重点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的‘脏、乱、差’问题。”西郊社区党委副书记万里介绍说。

保洁员吴红霞正在8号楼梯道仔细拖地,她的包干区是8、9、11、13号楼,“我们小区共有5名保洁员,每人承担4栋楼的清洁卫生,此外还包括绿化带和道路等周边环境的的清扫,确保居民住得满意舒心。”

现在的清河嘉园小区,整洁靓丽,楼道内没有一处杂物,绿化更得到提质改造,小区环境有了显著提升。“小区变得干净卫生了,住在这里幸福感十足,现在没事还能带着孙女下楼玩呢。”张素平高兴地说道。

昔日“放牛场”,如今“小公园”

大河新城是安置房小区,建于2012年,如今基础设施老残破旧,人防和绿化带破损严重,居民时常因争抢停车位等多种原因产生矛盾纠纷,居民们纷纷戏称像“放牛场”。

“在小区里停车就好比打仗,只要稍微晚一点回家就找不到停车位。” 提起停车难题,小区居民许其标向记者埋怨道。今年10月,随着文明城市建设整改工作的推进,社区积极与市、区人防办沟通对接,维修启用地下人防车库。目前,车库维修工作已接近尾声,车库投入使用后可为小区新增340个停车位,将切实解决居民停车难题。

车好停了,更让居民欣喜的是,小区中央的一块空地,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片休闲广场。在这次改造过程中,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对这块空地进行翻新改造,铲除杂草,拆除多余绿化花坛,增设了阳光房和健身器材,还对广场东侧的一廊紫藤进行梳理修建,增加了便民长椅。

万里介绍,大河新城小区老年人相对较多,在实施改造过程中,社区坚持因地制宜,围绕群众所需所盼,以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卫生整治和服务功能完善为重点,改造内容包括将地基下沉的东、南围墙改造成循环坡道,将小区西南角废弃地块改为公园角,大面积清理过密杂草,提质绿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设健身器材、休闲活动广场、议事广场等。

居民陈志高满心欢喜地告诉记者,大家以前没有像样的活动场所,这次搞得挺好的,还有阳光房,冬天可以舒舒服服地在家门口坐坐聊聊。到了明年春天,还可以坐在长廊下欣赏紫藤,这就是我们一直憧憬的幸福晚年生活。

社区管小区,“一声喊到底”

“万书记,我们家卫生间渗漏已经三个多月了,现在越来越严重了,我找人修了几次也没修好,楼下邻居王大爷也上来找过我好几次了。”一大早,清河嘉园小区居民魏从美就来到社区服务中心反映房屋渗漏问题,希望社区能够帮忙处理。

接到居民反映的第一时间,万里就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前往魏从美家查看,在了解具体情况并询问区住建局部门后,组织联系防水专业人士全面分析问题发生的情况,根据漏水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于当天开始施工处理。魏从美表示:“没想到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得到解决了,为社区点赞。”

为确保整改后的小区卫生不反弹、设施有维护,西郊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推行“党建+物业”管理模式,由社区成立好管家物业公司,直接对小区进行管理,通过走访、有事“码”上议、微信群等方式,收集整理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建议,通过沟通协调合理地解决反映的问题,切实提升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我们会定期开展志愿者活动,针对居民最迫切的需求进行沟通处理,确保居民住的舒心。”社区志愿者王恒祥掏出手机给记者展示,在西郊社区第九网格的微信群中,网格员将志愿服务居民的照片和视频发送到群里,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万里表示,社区将持续夯实小区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小区品质,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小区形象,让更多居民共享文明城市建设成果。

沈成耀 曹康娇 吴骊珠 万里)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