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活力中国调研行|3.8万㎡的车间看不到工人?年销售超10亿元的中药产品出自这里!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媛)你能想象吗?在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设计118台7吨提取罐及500多台配套设备,年处理药材高达5万吨的车间,竟然看不到工人?这个产业规模在全国数一数二的龙凤堂提取2号车间,正是扬子江药业集团根据国家大健康战略布局建立的中药提取基地。在这里,生产出了中药明星产品蓝芩口服液、苏黄止咳胶囊、黄芪精等,多个产品年销售额均超10亿元人民币。10月21日下午,“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团来到扬子江药业集团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感受泰州药企传承中医药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坚守勇立潮头的奋进之姿与创新精神。

 龙凤堂中药产业园

打造智能化生产体系,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扬子江药业集团创建于1971年,是科技部命名的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54年前,扬子江药业还是一家仅有几名工人、几间平房和几台简陋设备的小厂,如今已经成长为超级药业“航母”,拥有员工18000多名,旗下子公司分布全国多地,产品中西药并举,品规达565个,连续多年排名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第一名。集团旗下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专业从事中成药研发与制造,生产规模处于亚洲前列,产品包括蓝芩口服液、黄芪精、苏黄止咳胶囊、胃苏颗粒等,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龙凤堂明星产品黄芪精

据介绍,近年来,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积极融合现代科技,首创中药整体物流与机器人投料系统,实现生产执行系统(MES)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构建了从中药材前处理到提取的现代化整体解决方案。作为江苏省首个中药流程智能制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企业,龙凤堂还入选了2024年度江苏省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并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级中药智能制造标准,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持续提升竞争力。

生产区域的实时监控视频显示,车间基本实现了无人化生产

提取2号车间是龙凤堂的一个智能化的生产车间,车间有118台7吨的提取罐以及500多台套设备,年处理药材可达5万吨,产能规模全国屈指可数。当天下午,记者来到龙凤堂提取2号车间中央控制室,这里可以说是整个提取车间的“大脑”。从大图表上可以看到中药提取罐智能制造的整个流程,有制造执行、集成物流、自动投料、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中药溯源等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中间显示的是生产区域的实时监控视频,能清楚地看到车间已经基本实现了无人化,中控室操作人员可以实时了解现场设备运行状态,提升了现场的应急管理能力。操作人员通过DCS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或者叫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中药提取、浓缩、醇沉等工序的自动化和连续化的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效率较传统提取提升接近3倍。

 龙凤堂全自动化的口服液生产线

药渣与污水变废为宝,绿色转型激活产业动能

在企业绿色转型方面,龙凤堂先后投资建成两座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污水处理站,一期、二期污水站总投资超1.25亿元,总处理规模达11000立方米/日,兼具高效处理、资源循环与低碳运行三大优势,成为中药行业环保治理的标杆工程。

 龙凤堂沼气利用系统

近年来,龙凤堂以“绿科技”实现降碳与增效的协同发展,药渣与污水实现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开创“零成本”新模式。在沼气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数座巨型“沼气大罐子”正在运转工作,这便是龙凤堂在2024年投资1035.69万元建设的沼气锅炉项目,2025年3月投入运行,以8座IC反应器产出的沼气为原料,通过“高温焚烧-余热锅炉-脱硫脱硝”系统实现能源回用。

扬子江药业集团龙凤堂工程设备总监孙哲介绍,沼气利用系统年处理沼气超400万立方米,转化为蒸汽3.96万吨,直接回用于生产,年收益达900万元,抵消污水处理成本,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年减少二氧化碳5.2万余吨,占企业总碳排放量的22.9%,相当于种植286公顷森林的碳汇效益。

据了解,目前,龙凤堂双污水站已稳定运行超2000天,累计处理污水超600万吨,减排有机物逾15万吨。企业正以“绿色药企”责任响应全球碳中和目标,为中医药行业探索出“高效治理-资源再生-经济效益”的创新路径,引领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