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
云锦是什么?它为什么一天只能织两寸?近日,现代快报组织的《锦绣文章——南京云锦织造漫谈》讲座吸引了台湾青年们。他们在现场认真聆听,感受云锦文化的魅力。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范金民介绍,2009年,南京云锦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之无愧。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它将“通经断纬”“二进制”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他说:“这种织造技艺至今依然纯手工。”
“明朝,有外国使者偷偷来南京织造云锦。比如暹罗国也就是现在的泰国,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就有使者来南京违禁织造。”范金民讲得生动,台湾青年们听得认真。
南京云锦博物馆文化推广中心主管何冠奕说,听了讲座,对南京云锦的感情更深了,“老祖宗真的很厉害。”
讲座结束后,何冠奕还带着同为台胞的韩鸣国、张文和、陈怡静等人走进南京云锦博物馆参观,给他们做讲解。台湾青年、南京旭旭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怡静说,南京云锦太美,太神奇了。“现在都工业化了,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居然只能用纯手工,而且已经延续了千年,让我感动。”
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工作的何冠奕介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云锦博物馆参观,其中不乏港澳台青年。以今年暑假为例,他已经接待了20多个慕名来参观的港澳台旅行团。他本人在给观众做介绍的时候也很自豪,“南京云锦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我很乐意和大家分享。我更希望大家在了解云锦文化的同时,也能唤醒大家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现代快报/现代+胡玉梅/文 赵杰/摄 是钟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