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带孩子出去看世界,但家里老人出行不方便,独自留在家里又不放心。”每逢长假,杭州的张女士总会面临“难以两头兼顾”的困境。不过,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她所在辖区三家养老服务机构试点推出“短托养老”服务,彻底破解了这个“两难”问题。据新华社报道,假期期间的“短托养老”,只需每天花费99元,老人住进养老中心,并享受一日三餐和日常照料等服务。
像张女士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年轻人平时照顾老小比较辛苦,希望在假日出游放松一下,是人之常情。但是,谁来照顾家中老人的生活,始终是个问题。“短托养老”服务的推出,既是养老机构主动敏锐地捕捉商机,更是对这一家庭“痛点”的积极回应。
不同于传统养老院,“短托养老”入住时间短、灵活度高。有的养老机构采用“日托+短住”的模式,老人可以像上“幼儿园”一样,选择“早上过去、晚上回家”,也可以选择短住。这就彻底解决了一些家庭的“后顾之忧”。年轻人不必担心外出后老人没人照顾了,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且,旅游的选择更自由——可短途也可远行。无论哪一种,年轻人和老人都可以各自安心。
其实,不仅仅是节假日,就是在平时,“短托养老”也有很大市场。目前,由于观念、费用等原因,很多家庭都不愿把老人长期送到养老机构,老人自己也有顾忌。如果家有失能半失能老人,生活压力非常大,年轻人疲于应付,他们希望有“喘息”的时间。“短托养老”可以切实缓解子女的照护压力,对破解社会养老焦虑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已迈入老年社会,如何照顾老人是无法回避的议题。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推广普及“短托养老”,同时也希望养老机构在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等方面提供更多服务内容,满足不同条件家庭的需求。总之,只有老人生活得舒心,子女才能放心,而“短托养老”才能赢得更大市场。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曹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