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2025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拉斯洛!三部作品版权在握,译林成大赢家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授予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László Krasznahorkai),“以表彰他引人入胜且富有远见的作品,在末世恐怖的氛围中,再次彰显了艺术的力量。”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是中文世界首度引进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作品的出版社,分别于2013年引进其最重要代表作《撒旦探戈》,2019年引进美国全美图书奖翻译文学奖获奖作品《温克海姆男爵返乡》,2021年引进新作《赫尔施特07769》,以拥有三部拉斯洛作品版权成最大赢家,译者均为著名匈牙利语翻译家余泽民。

上个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九久读书人刚刚推出其作品《世界在前进》,这是拉斯洛沉淀近30年后出版的写作生涯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浙江文艺出版社也曾于2023年推出了《反抗的忧郁》《仁慈的关系》。

△拉斯洛

“当代最富哲学性的小说家”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是匈牙利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15年曼布克国际奖得主,他的作品对人类命运做出了深刻的思索,常被形容为“压抑但引人入胜”,深刻影响了欧洲文学界。有人说:“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品味到很多作家的味道:仿佛在读卡夫卡,但不比卡夫卡绝望;仿佛在读乔伊斯,却没有乔伊斯晦涩;仿佛在读马尔克斯,又比马尔克斯温和亲近。”

拉斯洛1954年生于匈牙利边境小城久勒,父亲是律师,母亲为公务员。少年时期,他已是当地知名爵士钢琴手,乐队中唯一的“未成年人”,音乐赋予他浪漫气质与内在律动感。

大学初期遵从父愿攻读法律,但枯燥的法学无法满足其精神需求,最终转入文学院攻读大众教育。读书期间做过出版社文书、编外记者,甚至地板打磨工,底层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养分。1977年发表处女作《我相信你》,但真正成名的是1985年的长篇《撒旦探戈》。

 △《撒旦探戈》

此书一出即被誉为匈牙利文坛巅峰,奠定其“熔岩缓流式长句”与反乌托邦主题的文学标签。1983年毕业后,拉斯洛怀抱“以文化拯救贫困”的理想,赴吉普赛人聚居的山区担任图书管理员。这段经历让他目睹底层社会的绝望与人性异化,成为《撒旦探戈》的灵感来源。拉斯洛的作品以跨体裁实验与长句结构著称,主题聚焦人类存在的荒诞性与历史循环的宿命感。《撒旦探戈》内容描写东欧集体农庄破产后,村民被骗子伊利米阿什以“乌托邦计划”蛊惑,最终陷入更深的毁灭。导演塔尔·贝拉将其改编为7小时同名电影,成为影史经典。苏珊·桑塔格称其为“当代最富哲学性的小说家”。

痴迷《道德经》和李白,曾到访中国

旅匈作家、翻译家余泽民1993年在匈牙利出版人海尔奈·亚诺什家中结识了拉斯洛,“当时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二十年后能获得‘国际布克奖’,不会想到我竟会翻译他的《撒旦探戈》”,“我跟拉斯洛聊得很投机,聊中国,聊李白,并且当晚就开车带我去了他家,住了一周,从那之后成了好友。1997年,我陪他到中国沿着李白的足迹走了许多座城市,并将我写进了他的书中。”

据余泽民讲述,自从拉斯洛1991年以记者身份前往中国之后,便深深迷恋上中国,不仅称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人文博物馆”,回家后还要求全家人改用筷子吃饭,他尤其迷恋《道德经》和李白。2015年,拉斯洛获得了国际布克奖,二人的友谊也结出了果实,余泽民先后翻译了他的《撒旦探戈》《仁慈的关系》《反抗的忧郁》,成为他的“中国声音”。

 

《反抗的忧郁》

 

△《世界在前进》

对余泽民来说,翻译《撒旦探戈》是项巨大的挑战,“他的长句也独树一帜,对绝大多数的匈牙利读者来说也是阅读上的挑战,他的句式既很难读又很耐读,细腻又粗粝,细碎又宏大,构设精密,富于律动。如果翻译不好,会让人读起来觉得上气不接下气。”不过,最终他还是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铸造了翻译界的一个奇迹。

余泽民表示,可能中国读者不太习惯拉斯洛的写作风格,“但这种文风一看就是拉斯洛的,可想他一开始就确立了自己的文风,这和中国许多作家不同。拉斯洛不是靠体验写作,而是智慧。他很会运用隐喻手段,使得作品视野更加开阔。”回忆那段翻译时光,余泽民这样描述:“这本书于我,是一种虐读,全新的体验,折磨加享受,窒息式的快感;快感之后,是更持久的窒息。”

《撒旦探戈》不是悲剧,而是悲喜剧

《撒旦探戈》的时间跨度不过几天,场景也寥寥无几,讲述了一个破败的小村庄,十几个无处营生的村民在阴雨连绵、泥泞不堪的晚秋季节里上演了一出酗酒、通奸、偷窥、背叛、做梦与梦破的活报剧。冷漠与麻木残忍地虐杀着一切生机,直至两个骗子的出现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引领他们迈着周而复始的死亡舞步,走向想象中的光明未来……

书中最为经典的几个场景在电影中都有传神的呈现:小艾什蒂虐猫致死,带着死猫走在泥泞的路上,闭门不出企图记录和控制一切的医生,小酒馆中病态滑稽的舞步与狂欢……拉斯洛与塔尔一起饶有兴致地跟随这群不自知地追随撒旦的人们,探究着人的底线,把现实检验到疯狂。

有读者指出《撒旦探戈》的黑色成分过多,但是拉斯洛认为,凡事都有悲与喜的两面,“从这面看是喜剧,那面看是悲剧。实话实说,我不认为《撒旦探戈》是部黑暗作品,它不是悲剧,而是一部关于没有根据的信仰的悲喜剧。我觉得我的书是哲学,是关于痛苦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