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临近,连云港云台山景区以“打造安全、舒适、创新旅游体验”为目标,全面开启备战模式。景区从“业态、设施、服务”三大维度同步发力:花果山划分四大互动区解锁西游主题体验,渔湾推出白场竞技、夜场火锅宴,线上线下同步布局文旅新场景;同时升级智能设施、扩容停车位、强化卫生保障,并招募近60名志愿者完善服务体系,以全方位提升的文旅品质,静候八方游客共赴双节盛宴。
业态更新注入活力 “深融合”引领消费升级
花果山景区立足文旅融合新风口,依托整个山地走势和科学点位,划分了“游客中心演出区”“玉女峰演出区”“怪石园互动区”“水帘洞沉浸区”等四大互动区域,游客可参与西游神魔巡游、快闪、《三打白骨精》情景剧等互动环节。渔湾景区则分白场和夜场,晚上主打“团圆火锅宴”和“梦幻渔湾”演出,边吃火锅边赏月边看演出;白天主打“萌宠马戏总动员”“溯溪飞拉达”竞技,还有奇幻乐园和潮玩运动馆的“宝藏内容”。
游客与西游巡游团互动
“西游”内核也让西游书场焕新升级。在大圣山庄广场上,漆红的亭阁典雅矗立,“云栖瑶境”的题词,彰显着浓烈西游气息。现场负责人介绍,他们正在进行收尾施工,并在十一前投用,届时这里将会上演露天“猴戏”。孔雀沟景区还将以红歌演唱、亲子互动等形式,带来“双节”音乐欢乐汇;云台街道也将带来文艺表演和非遗传承活动。
“线上业态”也在紧密布局。连云港文旅总入口平台对景区抖音线上门店增设国庆主题元素,做好票务保障;假日期间计划每天配套开展不少于6小时线上直播,并已与代运营的55家酒店完成库存核对,上线30个国庆专属套餐。
设施升级保障体验 “智能化”筑牢安全屏障
面对预期客流高峰,云台山景区全面推进设施升级工程,确保硬件支撑无短板。花果山增设多个标志标识,并对一些步道、设备进行修整完善;景区公交首末站、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也将全面启用,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感;提前协调整理市体育中心、中药学校等点位停车场,扩容临时车位;并充分利用AI旅行助手、“图游”系统,帮助游客快速找厕所、找车位、行李寄存等,提高出行效率,筑牢安全屏障。
干净整洁的花果山景区
双节前夕,花果山景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全面清理卫生死角,并对部分建筑设施进行“穿衣戴帽”改造,确保与环境协调。渔湾景区强化卫生保洁,增配至40名保洁员实行“1小时一巡查”机制;同时推进绿化养护,补种更换草花5万平方米。云台街道则统一更新道路广告牌,提升绿化景观,营造出整洁美观的乡村环境。
设施升级不仅提升了舒适度,还凸显了科技赋能文旅的深度——连云港文旅总入口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双轨监管机制,线上安排专人及时回应游客关切,线下配置客服专员接听电话,为游客答疑解惑。在平台运维保障方面,全力保障“智游连云港”小程序稳定运行,对门票销售、产品分销、智慧停车、智能导览等核心功能实行7×24小时动态监测。
服务保障温暖人心 “点对点”提升游客满意度
服务是文旅体验的灵魂。为了“应战”假期人流,云台山景区积极完善全覆盖服务保障体系。花果山景区率先开启行者志愿者招募活动,涵盖医疗、语言、引导类志愿者近60人。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多所高校积极响应,招募结束后,他们将接受统一上岗培训,并在入口、休息区提供多语种导览和应急援助。应急预案也全面细化,增设临时服务点,配备免费饮水点和充电设施,应对突发天气或客流激增。
志愿者服务
渔湾景区也在服务上加强细节整改。节前,市文旅集团旗下孙行者研学旅游公司在本地各大学校、政府机关单位、居民小区等场所开展研学及旅游线路宣传及推广,并完成线上社群建设;同步开展全员应急消防、救援培训、设备整修,全力保障假期工作有序开展。
经过精心打造与全面提升,云台山景区的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加完善、文化氛围愈发浓郁,正以崭新面貌和饱满热情静候八方游客的到来。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每位游客都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度过一个愉快、难忘的双节假期。
通讯员 郑晓璇 刘东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晓宇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