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第斯山脉的巍峨峰峦,到长江沿岸的奔腾浪潮,文明的呼应跨越山海。9月12日,第八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在太湖之畔的无锡开幕。这场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八届。2017年11月,第一届“中拉文明对话”研讨会在常州举办,标志着一个中拉文明交流互鉴的全新平台,在兼具开放包容气度与创新发展活力的江苏应运而生。
△活动现场
多年来,在全球南方加快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江苏与拉美依托友城框架,织就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网络,在经贸、人文、教育等领域硕果累累。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搭建中拉交流平台
当今世界面临多重挑战,找到文明和谐共处之道,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2023年3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向世界发出深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呼应。
中拉合作,山海虽远以志合。拉美国家普遍认为这为全球南方国家加强团结合作、推动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重要契机。一直以来,江苏不断深化同拉美国家的友好交流合作,特别是重点打造“中拉文明对话论坛”这一对拉交往品牌,为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人文力量。
作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平台,中拉文明对话论坛逐渐发展成为中拉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品牌活动,论坛从理论走向实践,构建起多元互动的交流机制,论坛以央地协同汇聚政产学研各界力量,累计举办19 场配套活动、发布24项成果,吸引20多国约2000人参与,在促进双方理解、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等方面成效显著,形成了中拉文明对话的独特经验与成果。
△活动现场
第八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围绕“文明互鉴促发展 命运与共向未来”这一主题开展深入交流。在本届论坛现场,众多与会嘉宾对中拉文明对话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驻华大使周雅欣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驻华大使周雅欣对记者表示,中拉文明对话论坛不仅是一场会议,更是一座桥梁。它是跨越浩瀚太平洋的纽带,连接古老智慧与新大陆活力;是交流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与文化保护思想的通道;更是让艺术家、思想家、企业家和青年彼此学习的平台。在她看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接触,一直是双边关系中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为增进理解、推动双边合作与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这不仅加深了我们的理解,更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不同的文明与文化,让我们更容易找到共同利益与合作领域,并进一步增进彼此情谊。”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州长罗梅乌·泽马视频致辞
江苏省在拉美地区的友好省州代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州长罗梅乌·泽马在视频致辞中对两省州近30年的友好关系予以积极肯定,他表示,依托与江苏省的合作,为州内包索、蒙蒂斯克拉鲁斯等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将继续支持双方更多领域合作。
深化学术交流互鉴,凝聚中拉文明共识
中拉文明对话论坛是一场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国际盛会。论坛通过设立专项合作项目、构建学术合作网络等方式,持续推动中拉在文化、科技、环保等领域的深度交流。
历届论坛产出了一批沉甸甸的学术成果。朝华出版社陆续策划出版了“中拉文明对话”系列图书,包括《“一带一路”和拉丁美洲:新机遇与新挑战》《我们的记忆:中拉人文交流口述史》《拉丁美洲的中产阶级研究》等。在2025年第八届论坛开幕式上,新书《中拉绿色发展合作》正式发布,进一步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在构建多层次合作格局方面,中拉主要学术机构共同发起的“中拉大讲堂”,通过线上讲座形式广泛传播学术成果,累计访问量超过30万人次。该项目还衍生出“当代中国讲堂”,为推动中拉发展经验共享与知识互鉴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第八届论坛在学术交流方面再添新亮点。本届论坛延续多机构联合学术模式,正式成立“中国(江苏)—拉美高校联盟”,推动学术交流向长期合作转型,促进中拉高校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协同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深化中拉文明共识注入持续学术动力。
从成果传播到平台建设,从短期交流到长效合作,从知识共享到价值认同……中拉文明对话论坛逐步探索出一条层层递进、纵深发展的路径。文明共识不仅停留在学术层面,更深度融入双方的发展实践与合作交往中,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而持久的文明力量。
江苏生动实践,推动中拉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即便地理坐标跨越大洋、相隔万里,但江苏与拉美以友城为纽带,书写着双向奔赴的合作篇章。
△“2025拉美与加勒比地区日”活动正式启动
江苏与拉美的友城交往始终保持着活跃的状态。位于巴西东南部的米纳斯吉拉斯州,是江苏省在拉美的第一个省级友城,双方于1996年正式建立友好关系。结好近30年来,在双方政府的共同支持下,徐工集团、亨通集团等一批江苏企业在米纳斯吉拉斯州投资项目顺利开展,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据统计,截至目前,江苏在拉美地区建有23对友城,其中省级友城3对,市(县)级友城20对,约占中拉友城总数的10%;此外,江苏在拉美地区还有40对友好交流城市,这张覆盖广泛的友城网络,也为双方经贸合作的深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依托友城搭建的合作框架,江苏与拉美在经贸领域的互动愈发紧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作为新兴市场,与江苏在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上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目前双方经贸合作已进入“快车道”,形成以制造业与产业链合作、能源与矿产资源开发、农业贸易与食品加工为核心的三大重点领域。随着合作不断深入,双方合作范围也正向新兴领域延伸。苏州金龙海格客车足迹遍布秘鲁、厄瓜多尔等国,2024年12月向乌拉圭交付100辆纯电公交,该批订单不仅是乌拉圭史上最大纯电公交车订单,更标志着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拉美市场认可;2025年1月,由天合光能供货的巴西三座光伏电站(Solar Park)成功并网运行,总装机容量高达21MW,为巴西绿色能源转型注入更多“江苏力量”。
文化交流是撬动中拉经贸合作的重要支点。作为中拉文明对话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江苏连续多年举办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日活动,将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紧密结合,打造出“文化 + 经济”双轮驱动的合作平台。
△拉美和加勒比仲夏夜活动
2025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日暨拉美和加勒比仲夏夜活动现场亮点纷呈。乌拉圭的水晶、巴西的马黛茶、阿根廷的橄榄油、哥伦比亚的咖啡……在无锡人气商圈万象汇,拉美多国设立市集摊位,展示特色美食、手工艺品与商品。2025“拉美艺术季”之“拉美和加勒比音乐节”首站也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墨西哥、哥伦比亚、巴拿马、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4支知名乐队和2位跨界音乐人首次访华演出,为现场民众奉献了一场具有浓郁拉美风情的艺术盛宴。这场活动既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个 “感知拉美、爱上拉美” 的文化窗口,让两地民众近距离感受彼此文化魅力,也为跨境电商、批发零售企业搭建了高效的业务对接渠道。
△音乐表演
来自巴拿马的记者Yasser Yánez坦言,在巴拿马,当地部分民众对中国“是什么、代表什么”不是很了解。他认为,文化交流是最好的开端,可以让彼此增进理解与友谊,从而进一步推动在经济、贸易、科研等方面的其他合作。“中国与拉美虽然相隔遥远,却又紧密相连。中国人热情、温和,面对其他文化总是友善包容,这正是我们应该向全世界展示的。”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熊平平 杜雪迎/文 刘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