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腾格里沙漠,领悟大漠孤烟直的辽阔与雄浑;探秘西夏陵,感受沉睡千年的神秘王朝故事和兴衰;饱览贺兰山岩画,揭秘古游牧民族的文化符号……近日,现代+小记者一行用脚步丈量大美宁夏,开展了一场美妙的研学之旅。
踏入腾格里沙漠的沙坡头景区的黄河区,小记者们就被眼前川流不息的黄河水震撼得挪不开眼。坐上快艇、搭上沙漠电梯,登上大漠飞天转盘,升至沙漠区最高点,一望无垠的沙漠区尽收眼底。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也立刻具象化了。坐上越野车,小记者们开启了一场刺激的沙漠冒险之旅。爬坡而上、俯冲而下,在连连的尖叫声中上演着速度与激情。“第一次坐在越野车上体会到失重感,有一种坐山车、海盗船的感觉。超级喜欢!”现代+小记者刘芯媛说沙漠越野是她最喜欢的项目。
伴随着叮当的驼铃声,小记者一行骑上沙漠之舟,穿梭于沙丘之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绝美的画卷之中,饱览沿途美不胜收的大漠风光。沙漠骆驼骑行后,等待小记者们是场勇气的挑战与较量。搭上飞索,上一秒还在沙丘之巅,下一秒已经飞越黄河,小记者们在短短一分钟的“飞黄腾达”项目中获得了极大的勇气和自信。“在排队等待时内心是很害怕的,但真正滑行时确是种享受,望着眼前的风景,也忘记害怕了。”体验后,小记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共同的感受。
体验完飞索,乘坐索道返回后,来到滑沙场,小记者们如同一个个无所畏惧的小勇士。伴随着沙粒和滑板摩擦发出的奇妙声响,小记者们轻松地从百米沙坡飞速而下。夕阳西下,坐上羊皮筏,听着《黄河谣》,小记者们悠悠荡荡地在黄河上漂流、穿越幸福如意桥,抵达景区门口。暑假后马上升入二年级的小记者陈其右有感而发:“黄河就像流动的沙漠。”身临其境,美妙而灵动的语言自然流淌而出。
“置身西夏陵博物馆,我觉得每走一步都像看到了历史书上描述的场景。”在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小记者刘婷月认真地跟着导游仔细地参观每个展区和文字简介。在西夏文化展区,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蜡像给刘婷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夏盛期治下人口众多,包括属于汉藏语系的党项、汉、吐蕃族人等,属于阿尔泰语系的回鹘、鞑靼、契丹、女真族人等。多民族在此地共同生活,形成广泛的混居态势,催生相互的交流与影响。这些都是我们历史书上的知识点。”
“我最喜欢那块莲花纹的西夏瓦当。”“这个灰陶鸱吻快有我高了,我是个吃货,鸱读chi……我记得了。”在西夏陵遗产价值专题展区,小记者秦清源和陈其右搭伴参观,他俩边参观边聊天,不懂就问,看到自己喜欢的文物还用电话手表拍照,说带回去给家人看。
在贺兰山岩画区,小记者们在世界岩画馆内聆听世界各地岩画故事,在岩画遗址区揭秘古游牧民族的文化符号。放牧、狩猎、祭祀、征战、太阳神……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一幅幅岩画凝固了时间,无声地诉说着古代游牧民族的日常。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戴明夷/文 王玉秋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