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鸟界国宝”东方白鹳“康复别墅”正式启用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林华鹏 记者 顾潇)8月15日,位于扬州高邮界首镇大昌村的野生动物救助站内,11只被救助的东方白鹳在宽敞舒服的“新家”悠然踱步,它们时而戏水,时而振翅,为重返蓝天努力训练着。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这座专为“鸟界国宝”打造的救助康复区正式启用。

新落成的救助康复区长21米、宽9米、高6米,相比此前低矮局促的“急救病房”,这里堪称“康复别墅”。内部不但设置了模拟自然湿地环境的开阔水池,便于东方白鹳在此锻炼恢复体能,还专门设计了独具匠心的“双门系统”,外层卷帘门开启,完全康复的“鹳伤员”即可直通田野,飞向蓝天,免去转运的颠簸;内部卷帘门则起到隔离作用,确保仍需休养的“鹳伤员”不受打扰,直至康复。

为庆祝东方白鹳乔迁之喜并传递生态理念,8月14日上午,国网高邮市供电公司护线爱鸟志愿者团队特别组织青少年开展东方白鹳保护主题活动,通过知识培训、实地参观和环保实践,让年轻一代切身感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活动中,当地20多名中小学生齐聚救助站。志愿者们向青少年介绍了东方白鹳的生活习性、面临的威胁以及科学救助方法。一些青少年还对救助的11只东方白鹳投喂了小鱼,并跟随志愿者向附近村民和水产养殖户宣传爱鸟知识,穿梭田间地头捡拾白色垃圾,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保护理念。

高邮是全国第二个东方白鹳保护地。近年来,随着高邮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东方白鹳在高邮境内的活动明显增多,但其偏爱在输电铁塔上筑巢的习性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一定威胁。为了护线又爱鸟,国网高邮市供电公司积极推进东方白鹳生态保护项目,通过搭建人工鸟巢、设立防护挡板、组建护线爱鸟志愿服务队等创新举措,为东方白鹳创造更安全、更宽松的生存环境,走出了一条电网安全和鸟类保护共存共生的双赢之路。目前,东方白鹳的数量从10多年前的两三只,增加到如今的近300只。不仅如此,每年有100多只东方白鹳由“候鸟”变成了“留鸟”。

据了解,高邮市供电公司联合当地野生动物保护等部门已多年实施以保护东方白鹳为主的“候鸟生命线”公益志愿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五年来,已累计救护东方白鹳98只。“目前东方白鹳已经成为扬州的‘生态名片’,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高邮市供电公司护线爱鸟志愿者孙涛说。

(通讯员供图)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