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第十五届江苏书展迎来一场思想盛宴。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全国综合馆西舞台,由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徐兴无、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程章灿三位学者共同参与的“石城听潮与文脉书写:南大教授的‘盗’古笔记”主题对谈,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驻足聆听。现场签售环节中,两位教授以毛笔为读者签名、上款、题词,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
讲座以《书话文脉》《潮打石城》两本新书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徐海首先分享了他与两位教授的学术友谊,以及阅读这两部著作的深刻感受。他表示,这两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学者们深厚的学术功底,更体现了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化的创新思考。
徐兴无详细介绍了《书话文脉》的成书过程。徐兴无担任《江苏文库·精华编》主编,现代快报则承担了这项工程的大众传播工作。于是,他便和现代快报约定,以书话的名义开设一个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专栏,每篇先在“江苏文脉”微信公众号推出,再见诸现代快报纸媒的“江苏文脉”专栏,先后连载了24篇,恰好与一年二十四节气相呼应。2025年1月,“书话文脉”栏目同名新书由凤凰出版社汇编出版。《书话文脉》用24篇精美的随笔小文,与书籍对话,为读者揭开文脉的“神秘面纱”。该书汇集了徐兴无多年来对中华文脉的思考与研究。
徐兴无
程章灿则重点介绍了《潮打石城》的内容特色。这部作品收录了56篇文化随笔,通过对古代典籍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图景。由于研究六朝文史,他经常骑着自行车或者坐着公交车,到南京许多古迹打卡,比如石头城、清凉山、栖霞山等。在打卡的过程中,也就对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多兴趣。他说,在南京生活了42年,对于故乡福建的了解都没有对南京那么多。现场,对于此次活动主题中的“盗古”两个字,他特别解释了这一概念的深意:“古代典籍中蕴藏着无数文化宝藏,我们的工作就是发掘这些资源,经过创造性转化,使之成为今天可资利用的文化财富。”
程章灿
《书话文脉》和《潮打石城》均由凤凰出版社出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表达,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新窗口。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静妍/文 马晶晶/摄 刘静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