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让古老昆曲焕发青春光芒,《青春“牡丹亭”》在江苏书展首发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婉转悠扬的昆曲唱腔如清泉流淌,瞬间吸引了众多读者驻足聆听。7月5日,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主办的《青春“牡丹亭”》新书首发式在江苏书展举行。当代报告文学领军人物何建明、青年作家信世杰作为本书作者,与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谢尚发一同亮相,共话昆曲艺术的当代焕新。

凤凰传媒副总经理、凤凰新华董事长秦俊俊,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等出席活动,与作者共同为新书揭幕。活动由江苏凤凰文艺副总编辑李黎主持。现场,昆山当代昆剧院的青年演员们带来了《牡丹亭·惊梦》的选段表演,古典唱腔与现代书展的碰撞,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秦俊俊

秦俊俊在致辞中说到:“今年3月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点赞青春版《牡丹亭》,强调要充分展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与感召力。作为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诚心之作,我们希望以此书为载体,吸引更多人了解、热爱昆曲,并以此为桥梁,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何建明

“昆曲发源于昆山,青春版《牡丹亭》在苏州这片文化沃土上绽放光彩,其曲目、唱词、服饰之美具有世界影响力。”重返故乡苏州的何建明在分享创作缘起时,言语间满是对家乡文化的深情。他坦言,此次创作不仅是献给江苏书展的礼物,更是一个苏州游子对故乡的文学回馈。“一个伟大的作家最动人的作品往往源于对故乡的书写。”何建明动情地表示,离乡多年后回望苏州,这份对故土的眷恋让作品更具温度。他还透露,未来将继续深耕家乡题材创作,为这片土地谱写更多动人的文学篇章。

 信世杰

信世杰则从创作细节入手,揭秘了书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台前幕后故事。“我们聚焦一群二十多岁的青年演员,细致描摹他们在编排、创演青春版《牡丹亭》过程中的艰辛、矛盾与坚持。”他谈到,创作期间深入苏州昆剧院开展大量访谈,不同年龄段艺术家对昆曲的独特理解与传承热情,以及编创过程中各方艺术观点的碰撞与调和,都被完整地记录在书中。这种对青春活力与古老艺术交融的真实呈现,正是《青春“牡丹亭”》区别于其他作品的独特之处。

 谢尚发

《青春“牡丹亭”》一书为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了慢下来欣赏美的契机。谢尚发从文学批评视角深入解读,他指出,文学走向大众的形式丰富多样,昆曲作为高雅艺术与文学的结合,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了日常生活。在他看来,这本书不仅让昆曲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更传递了牡丹亭“情深”的精神内核——真正的青春力量源于文学内部给予的精神滋养。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体现的“史”的精神给谢尚发带来深刻触动:“两位作者批阅大量史料,以非虚构笔法还原剧目创作历程,这种对艺术本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史撰精神’的延伸。”

当古老的昆曲唱腔与当代文学书写相遇,《青春“牡丹亭”》不仅是一部记录艺术创作的非虚构作品,更是一次传统文化与青春力量的深度对话。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命题下,这本书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正激起更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让昆曲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青春光芒。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姜斯佳

(主办方供图)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