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进一扇门,办两省事”,苏皖边界有个“乌江站”

现代快报讯(记者 史童歌)4月25日,“长三角遇上大湾区”融媒新闻行动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南京浦口,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40余名记者来到浦口联动共治苏皖乌江站(以下简称“乌江站”)。一条驷马河,隔开了南京浦口桥林街道乌江社区和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通过坐落在两省接壤处的乌江站,实现了“进一扇门,办两省事,成一家人”。

‌△采访团走进南京浦口联动共治苏皖乌江站

一头连着和县乌江镇,另一头连着桥林街道乌江社区,连接两省的乌江大桥上人来人往,“苏A”和“皖E”来回穿梭。两省居民一桥之隔,一衣带水,但因为行政区划原因,办理业务需要“东奔西走”。为了满足两地群众对跨省政务服务的需求,2023年,浦口联动共治苏皖乌江站揭牌成立,通过推倒“信息围墙”,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连接两省的乌江大桥上人来车往

走进乌江站,面积不大的房间里却“五脏俱全”,公安、司法、综治、政务服务等窗口一字排开,一旁还放置有浦口区一体化自助服务机和马鞍山市政务服务自助服务机等,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办”。“我们有两支队伍,一支是苏皖两地公安、司法、综合执法、社区网格、行政审批等常驻队伍,还有城建、交通、应急等轮驻队伍,以联动共治提升整体效能。”浦口分局乌江派出所所长徐建宏说道。

‌△公安、司法、综治、政务服务等窗口一字排开

“我老婆户口是安徽的,想迁到桥林街道,需要哪些材料?”“带上村里盖章的申请报告,还有建房证、双方的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就可以一次办好。”采访期间,乌江社区居民雷敏正在咨询迁移户口的事。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己家离乌江站骑车只要5分钟,回家把材料备齐便可以办理跨省业务,很方便。

‌△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办

这样高效的跨省通办,在过去并不容易。“比如居住在乌江社区的安徽户籍居民,想办理参保业务,要先去乌江派出所办理居住证,再到十几公里外的桥林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参保业务,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两个小时。”桥林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晓庆说道,如今居民来到工作站,只需要几分钟便可以办好,从“多地跑”变成“两地事情一地办”。

省际融通协作不仅让办事更方便,还体现在联合治理风险、协同打击犯罪等。就拿协同打击“黑气”来说,小小的煤气罐,不同省份的气源和钢瓶的使用与管理不同,有店家和居民会因为价格因素选择跨省购气。“2023年,就发生过3起因跨省购气导致的闪爆事故。”徐建宏说,为此,乌江站协调联动两省警力,责令“瓶改气”,取缔违规售气点,守护两省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今年年初,和县乌江镇有一对6岁的双胞胎女孩走失,接到报警后,我们调取图像追踪,发现走到了江苏境内。”徐建宏告诉记者,站内立即启动应急处突机制,仅用15分钟,就找到了这对双胞胎。在乌江站,通过两地公安联动,及时寻找走失儿童与老人的案例还有很多。联动共治机制下,两地合作的成效不断显现。数据显示,基于马鞍山、滁州公安共享的数据,指导线下两地公安巡防力量,乌江派出所辖区刑事案件下降61%,治安案件下降47%,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区前列。

‌△浦口联动共治苏皖乌江站

“采访中了解到,乌江站正在探索把交通管制方面的工作联动起来。像这样的联动共治站点,在浦口区还有很多。”央视网记者顾津溶表示,通过跨省共建共治,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老百姓有切实的幸福感、获得感。

“听这边的居民说,过去办理跨省业务要‘跑断腿’,如今一个窗口几分钟就可以搞定,带来了实打实的便利。”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高梁小雨说,这样的联动共治站点让她眼前一亮,深切感受到了长三角一体化的生动实践。

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受访者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