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清明节前,在花艺室内,35岁的殡葬花艺师罗磊磊正忙着将要用在灵堂里的鲜花祭台。十年前,她从母婴用品行业转了个“大弯”,成为殡葬行业从业者,用了三四年时间才熟练掌握技艺,成为一名合格的殡葬花艺师。她的工作舞台,从分享生命刚出生的喜悦,转变为见证一个个生命的谢幕,这也让她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近日,现代快报记者实地探访,倾听她的职业故事。
在25岁之前,罗磊磊从没想过会和这个行业打交道。十年前,她还在一家母婴用品店工作,经常被顾客们初为人母的喜悦感染,工作氛围也轻松愉快。后来她的哥哥进入安孝堂工作,成了一名入殓师。“后来是我哥哥看到园内在招聘殡仪花艺师,觉得挺适合我,就推荐我来试试。”罗磊磊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父母对兄妹俩的决定都很支持。工作地点离家近、收入较为稳定,父母觉得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怀揣着好奇心,作为行业新人的罗磊磊来到这里开始学习插花技艺。“很多人觉得白事用到的花种类少,应该比较容易上手,但其实相比于普通的花艺师,殡葬花艺师的入行要求门槛很高,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期。”罗磊磊说,她光是简单入门就用了一年时间,在此期间要学习大量的基础知识,包括花材、主花和配花的区别、配色、花语寓意等。从新手学徒,到花艺师助理,再到可以独立工作的殡葬花艺师,要用三四年的时间。带她的老师非常严格,就像在学校一样,会经常提问抽查学过的知识点。
围棺、相框、祭坛……按照用处的不同,花卉的配色种类也会有所差别。因为属于殡葬行业,花朵的朝向、高度等细节都有所讲究。“比如围棺用的鲜花,不能超过棺木的高度,不可以遮挡逝者的遗容,可以让家属清晰地看到逝者。鲜花只是一种点缀,让氛围更加肃穆庄重。”罗磊磊说。
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罗磊磊现场展示了一下插花的技巧。她拿起一枝白菊花,轻轻掰了几下,就将花茎截取到了最适合的长度,随后插入海绵底座中,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当用到带刺的白玫瑰时,则会使用打刺器,掐住花茎底往上一拉,整根花茎就会变得平滑。
“光是这个掰花茎的技巧,我就练了五年。刚开始学习,我都是一节一节掰断的,每掰一次都要用尺子量一下长度,要是不够就得再掰。”罗磊磊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现在她已经不需要尺子辅助,光是靠肉眼去看就能直接上手。带她的老师手艺已经炉火纯青,可以精准到掰一次就能完成截取,插花的效率更高。
对于这一行来说,花卉的色彩搭配也非常重要。通常来说,殡仪花艺用到的鲜花是以浅色为主基调,除了常见的白菊花以外,还包括浅色系的玫瑰花、蝴蝶兰等。按照家属的意愿,会按照白色配粉色或绿色来搭配。也有的家属会提出特殊的需求,搭配上也会随之改变。比较特别的是,按照南通当地的习俗,高龄老人逝去算是喜丧,现场氛围布置时会相对轻松一些。按照家属要求,还会用到红色系鲜花。
让罗磊磊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年仅12岁左右的逝者,这名女孩是因病去世。家属提出希望能用孩子喜欢的粉色来道别。最终,他们给这名特殊的逝者准备的主花和辅花都是粉色系,包括粉色菊花、粉玫瑰等,让孩子在如同童话般的梦幻氛围中走过人生终点。
为了方便制作,他们都是拆分作业,在花艺室里分别完成不同部分的插花制作,等到使用时再搬运到场地拼接起来。按照南通风俗,遗体会在灵堂里停放三天,在此期间家属会来举行告别仪式。他们每天都会定时巡厅,发现有鲜花状态不佳,就会及时更换上同种的新花。
从业十年,罗磊磊见证了无数次生离死别,也让她对“活着”这件事,有了更深的思考。“人活在世,意外是无法提前预判的,那些可能前一天还在跟你笑着打招呼的人,第二天就已经天人永隔。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天到来,吃到自己喜爱的美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我们每次都会郑重地完成工作,让逝者在鲜花的簇拥下离开这个世界,在生命的尽头被美丽的花卉围绕,为生命的旅程画下一个郑重的句号,这让我深深地觉得,自己在做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罗磊磊说。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严君臣 花宇